在朱衣河的潺潺水畔,两座极具现代感的玻璃楼宇拔地而起,这里,是奉节西部新区崛起的新地标,更是拥抱数字浪潮的产业新高地。
2022年6月8日,奉节县与京东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发力,依托京东技术经验共同打造“一园区两中心”,其中便包括这座京东(奉节)数字经济产业园。
现如今,这座产业园已吸引30家电商及新媒体企业入驻,助力10余家本地企业上行京东平台,带动340人就业,成为奉节大数据产业的核心孵化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传统企业的破局之路:从线下到线上的华丽转身
“家人们看过来!咱们奉节腊肉选用的是散养土猪肉,经过传统柏树枝熏制,肉质紧实、咸香四溢,今天直播间下单还能享受满减优惠!”下午两点,重庆乡渝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七个专业直播间同时运转,主播们正热情地向全国网友展示奉节腊肉的独特风味。
然而就在一年前,这家本土企业还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我们奉节的腊肉、脐橙品质一流,但传统销售渠道有限,好产品很难卖出好价钱。"宋海波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入驻京东(奉节)数字经济产业园之后。园区不仅提供了专业的直播场地和设备,更重要的是搭建了完整的电商服务体系。从店铺运营、营销推广到物流配送,企业可以在这里获得一站式解决方案。
"园区把我们这些电商企业聚集在一起,建了交流群。同行、业务问题都可以随时沟通,这种集聚效应让我们能够快速把握市场脉搏。"宋海波说。如今,这家扎根四楼的企业年销售额达1200万元,带动20余名本地居民家门口就业。
电商企业的成长沃土:从初创到规模的快速扩张
如果说特色供销平台聚焦“本地产品上行”,产业园打造的“全链条企业赋能体系”,则助力企业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重庆云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正是这一体系的生动案例。
重庆云间电商2023年10月因原场地与人员受限、难以扩大规模,选择入驻产业园五楼。云间电商人力资源经理吴清艳表示:"园区提供的良好工作环境和通勤便利条件,帮助我们吸引并留住了大量优秀人才。"
产业园区已累计培训电商人才超3400人次,向行业输送约310人,其中20余人自主创业,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供给。依托这一优势,云间电商从入驻时的小规模团队发展到如今200人规模,年营收突破8亿元,业务涵盖玩具、办公用品、家居用品等多品类,还打通亚马逊、速卖通等跨境渠道,成为奉节电商企业的“成长标杆”。
产业平台的赋能之道:从硬件支持到生态构建
京东(奉节)数字经济产业园的赋能之道,是一场从基础支撑到生态培育的系统工程。园区深知企业初创的成本之困,为四楼、五楼30家入驻企业免租金开放办公空间,还提前配齐专业直播设备、共享仓储、高速网络等设施,实现“拎包即入驻”。重庆乡渝情电子科技入驻前还在为设备采购奔波,入驻后直接用上现成直播间,省去前期筹备的心力,得以专注特产推广。这种“减负式”支持,成了企业扎根的重要吸引力。
更深远的价值在生态构建的“乘法效应”。园区发挥“企业聚集地”优势,依托京东技术搭建产销数字枢纽,让奉节农特产品对接全国市场;聚合电商运营、人才培训等业态,织就“供给—运营—销售—人才”的产业链网络。
从硬件支持到生态构建,京东产业园不仅做企业"孵化器",更致力于培育产业创新的"沃土"。这种全方位赋能模式,正是其成功吸引30家企业入驻、带动340人就业的关键所在。
结语:数字经济时代的奉节答卷
夜幕下的京东(奉节)数字经济产业园依然灯火通明。直播间里主播热情推介,办公区内团队热烈讨论——这座"数字引擎"正以独特的平台优势,持续为这座古老诗城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传统企业转型到电商规模扩张,从个人就业机会到区域产业升级,产业园用实践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奉节答卷"。它以硬件托底解企业之困,以人才培育强产业之基,以生态构建兴区域之业,让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让返乡青年实现价值,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和人才的汇聚,这座创新高地必将为奉节注入更强劲的数字力量,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