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红土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红土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
通知
红土府发〔2025〕28号
各村(社区)村(居)民委员会,机关内设各站、所、室、中心,乡所属各单位:
《红土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已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奉节县红土乡人民政府
2025年7月10日
红土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目 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有效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风险,高效有序做好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重庆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重庆市防汛抗旱条例》《重庆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奉节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奉节县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严格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红土乡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2.坚持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行业负责,实行防汛抗旱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原则。
3.坚持依法防控、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协同应对的原则。
本预案适用于红土乡行政区域内突发性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水旱灾害包括: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洪水、地震、人为破坏活动等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损毁、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
根据水旱灾害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造成的影响等,分为洪涝、干旱两大类。其中,洪涝灾害划分特别重大(一级)、重大(二级)、较大(三级)、一般(四级)四级,干旱灾害划分为特大、严重、中度、轻度四级(分级标准详见见附件1)。
红土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以下简称“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奉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和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和指挥本辖区防汛抗旱工作。
指 挥 长:袁 义 党委书记
王 宇 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指挥长:刘孝发 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李远学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唐 甜 副乡长
雷 洪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乡长
李 霞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邓 云 宣传、统战委员
杨 东 党委委员、副乡长
白 鑫 组织委员
成 员:苏 畅 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陈留春 应急办主任
李 飞 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主任
唐安平 下广社区党支部书记
秦安文 红土村党支部书记
喻继祥 白鹤村党支部书记
曾树林 大垭村党支部书记
徐 芳 九台村党支部书记
梁校兵 太阳村党支部书记
胥春林 老屋村党支部书记
陈友兰 野茶村党支部书记
肖 俊 三星村党支部书记
姚乂华 峰岳村党支部书记
李百成 降龙村党支部书记
雷祖津 奉节县公安局公平派出所所长
罗刚祥 红土乡卫生院院长
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和市、县防汛抗旱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时掌握全乡水情、旱情;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制定乡防汛抗旱方案;组织全乡防汛抗旱工作;对乡水利设施实施统一调控和调度;组织对河流、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管理。
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办公室(以下简称乡防办)设在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杨东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为平安法治办、产业发展中心、乡应急办全体工作人员。
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职责: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承办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乡防汛抗旱工作;组织编制并实施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负责防汛抗旱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和发布,指导、监督全乡防汛抗旱演练和抗洪抢险工作;指导全乡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与管理、全乡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和技术力量的建设与管理;负责水旱灾害的调查和评估;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各村(社区)设立相应的防汛抗旱工作小组,在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指导和本级党支部和村(社区)村(居)民委员会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根据需要成立相应的防汛抗旱机构,负责本单位防汛抗旱工作。
当全县启动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应急响应或发生较大以上灾(险)情,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视情况成立先期现场指挥机构,统一领导、组织指挥现场先期处置工作。先期现场指挥部实行指挥长负责制,由乡党委书记袁义和乡长王宇任双指挥长,下设综合协调、抢险救援、秩序维护、后勤保障、医学救治、新闻宣传、灾情调查、善后处置等工作组(先期现场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分工架构图详见附件2)。先期现场指挥机构可根据防汛抗旱实际需要增减工作组或调整成员。
乡防汛抗旱机构应建立健全安全巡查、隐患排查和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开展风险评估,有效防控风险。红土乡位于奉节县西北部,距县城55公里,东、北与公平镇相接,南与云阳县洞鹿乡相邻,西与云阳县石门乡、大阳镇、桑坪镇相连。由于乡村规划建设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辖区内高挡墙、高边坡遍布,场镇排水管网布局差,行洪断面小,排洪通道不畅。因红土乡地理形态受地质构造及岩性控制:山坡陡峭、辖区内气候温湿、雨量充沛、沟壑纵横,风化侵蚀及冲刷切割强烈。危岩滑坡的形成原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两大类。从岩类看:碎屑岩多,泥岩和松散土体、崩塌体、残坡积层多滑坡,车家河山洪、暴雨是诱发危岩滑坡的直接因素。红土乡现有山洪灾害风险点8个,涉及下广社区1个、红土村1个、老屋村1个、九台村3个、白鹤村1个、太阳村1个。(详见附件山洪灾害风险点台账)。
1.气象水文信息
重要雨情、水情信息30分钟内报告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并通过多种传播渠道(渝快政、微信群、御天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电话等)传达到各村(社区)、辖区单位。一般汛情时,由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通过电话通知等方式,告知相关单位及各村(社区),要求其做好安全转移的各项准备工作;较大汛情时,乡政府采取宣传车、小喇叭、广播村村响、微信群、QQ群、御天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相关单位及各村(社区)做好安全转移工作;重大汛情时,乡政府利用电话、广播村村响、御天气象信息系统,向相关单位及各村(社区)发出紧急指令,要求立即转移危险区域在家群众;发生灾情时,乡政府利用御天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广播村村响、微信群、QQ群、三大网络运营商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出警报,各村(社区)组织全面排查,乡应急救援队伍和机关网格指导员配合各村(社区)强制转移危险区域尚未转移的人员,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在接到县级气象预警信息后,乡指挥机构工作人员通过御天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微信群、渝快政、手机短信等渠道立即转发预警信息至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和信息员,各村(社区)在接到信息后通过村民微信群、QQ群、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情况与注意事项,并电话告知各村(社区)网格员、社长、地灾监测员。
2.工程信息
涉水在建工程、堤防、涵闸、泵站等工程管理单位应根据水位上涨情况,在15分钟内将相关信息电话报告乡防办和乡农业服务中心、乡应急办,30分钟内书面报告。各村(社区)山坪塘管护员随时关注水文变化情况,当出现灾险情时,15分钟内电话报告乡防办和乡农业服务中心、乡应急办,30分钟内书面报告。
3.洪涝、旱情灾害信息
各村(社区)应及时报送水旱灾害信息,对较大以上灾险情,应尽快核实情况并报乡防办,乡防办在接报后应及时向县防办报送受灾和抢险救援情况,做到15分钟内电话报告,30分钟内书面报告。
洪涝灾害每24小时须报告1次灾情和救援救灾工作动态,特别重大、重大灾害每2小时续报事件进展情况。干旱灾害至少每10日报告1次灾情和救援救灾工作动态。
1.思想准备。加大宣传,增强群众预防水旱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除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健全完善组织体系,落实在乡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根据领导变化情况,在汛前落实党政领导“双值班”和“分片包干责任制”,完成指挥机构人员的优化调整。落实并公布防汛抗旱政府行政、行业主管科室、管护单位责任人(以下简称“三个责任人”),并明确“三个责任人”工作职责。
3.工程准备。行业主管科室做好水旱灾害基础设施建设,依法对影响防洪安全的项目进行监管。
4.预案准备。按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制定应对方案,强化应对极端暴雨、超标准洪水、突发工险情、特大干旱等超常规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抗旱应急演练。
5.物料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合理配置、储备必要的防汛抗旱物资,做好救灾物资准备,紧急情况下提前调拨。
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共网络,与应急平台、御天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健全水文、气象测报站网,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
7.防汛安全检查。实行分级检查制度,明确责任,对发现的薄弱环节,限期整改。
8.督查检查。按照自查、检查、督查的原则,开展隐患排查,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机构设置、责任落实、隐患排查、会商研判、预案演练、物资队伍,建立隐患台账,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
预警共划分为江河洪水预警、山洪灾害预警、工程灾害预警、干旱灾害预警、供水危机预警等五类。依据紧急程度、危害大小、涉及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等情况,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为:特别重大(一级)、重大(二级)、较大(三级)和一般(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
当县防指解除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宣布终止预警,并逐步解除已经采取的措施。
1.会商研判:当县防指发布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预警时,由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主持本辖区会商,研判辖区水旱灾害形势。
2.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行动:密切监测气象、水利信息,及时转发预警信息;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分析研判风险,提前采取措施,组织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视情况提前调度物资、队伍,做好人员转移等准备工作。乡防办负责统筹协调、了解掌握灾害情况,依据灾害类别、发生范围、处置情况、发展趋势等作出初步研判,及时报告乡防办和县防办。
|
按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水旱灾害应急响应由高到底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水旱灾害发生后,本乡是先期处置的主要责任单位,应立即组织开展先期处置,紧急疏散周边人员,进行现场警戒和舆情管控,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发展,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
1.一级、二级、三级应急响应措施
收到县防办发布的防汛抗旱一级、二级、三级应急响应通知时,视情启动以下应急响应措施:
(1)成立工作组。乡防汛抗旱指挥长袁义或王宇组织召开会议,对灾害风险、发展态势等,通报雨情、水情、旱情、险情、灾情和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开展会商,共同研判洪旱灾害以及山洪地质灾害、工程出险等次生、衍生灾害风险。根据综合会商研判意见,成立工作组,明确工作组组长,对工作组作出有针对性安排部署。
(2)靠前指导。根据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安排,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率队赴一线负责现场指导,视情况指导成立现场指挥机构,现场指挥机构指挥长由乡主要领导担任。
(3)信息报告。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工情、汛情、旱情、险情,由各村(社区)灾害信息员采取系统直报、书面、电话等方式报告辖区“六情一动态”,经乡防办收集汇总后报告乡主要领导,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县防办报送灾情信息和救援动态,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4)实施现场管控。第一时间组织转移受威胁区域的群众,安置在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配合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实施道路交通管制,畅通救援通道,开展治安秩序维护工作,并对危险区域实施警戒,除救援人员外,严禁其他人员进入;根据需要切断危险区域内的供电、供气;必要时,可采取停学、停工、停业、停运等措施,积极做好各项应对处置工作。
(5)开展救援行动。工作组指导现场救援,参与救援行动的方案制定与实施,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当灾险情超出处置能力时,视情况请求县级救援队伍增援参与抢险救灾。通过临时会商提供抢险救灾技术支撑和决策建议,视情况申请物资和资金增援。
(6)人员临时安置。按照就近转移安置原则,充分利用空旷地带和学校、公共服务场所等地进行临时安置。
2.四级应急响应措施
收到县防办发布的防汛抗旱四级应急响应通知时,视情启动以下应急响应措施:
(2)靠前指导。根据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安排,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或安排的其他领导率队赴一线负责现场指导,视情况指导成立现场指挥机构,现场指挥机构指挥长由乡有关领导担任。
(3)信息报告。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工情、汛情、旱情、险情,由各村(社区)灾害信息员采取系统直报、书面、电话、微信、QQ等方式报告辖区“六情一动态”,经乡防办收集汇总后报告乡主要领导,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县防办报送灾情信息和救援动态,做好网上舆情监测和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4)实施现场管控。及时组织转移受威胁区域的群众,安置在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配合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实施交通管制,畅通救援通道,开展治安秩序维护工作,并对危险区域实施警戒,除救援人员外,严禁其他人员进入;根据需要切断危险区域内的供电、供气;必要时,可采取停学、停工、停业、停运等措施,积极做好各项应对处置工作。
(5)开展先期救援行动。工作组指导现场救援,参与先期救援行动的方案制定、实施,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当灾险情超出处置能力时,视情况请求县级救援队伍增援参与抢险救灾。通过临时会商提供抢险救灾技术支撑和决策建议,视情况申请物资和资金增援。
(6)人员临时安置。按照就近转移安置原则,充分利用空旷地带和学校、公共服务场所等地进行临时安置。
(四)响应调整和终止
根据县防办响应级别调整及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和措施。当汛情、旱情、灾险情有加重趋势时,及时提级响应;当灾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可视情降低响应级别。当灾害过程已结束、灾害影响基本消除或事态得到全面控制时,由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宣布响应终止。
根据有关法规,建立和完善水旱灾害会商、抢险技术方案会商、重大决策会商和咨询制度,以及防汛抗旱工作检查、值班、灾害报告、灾害事故调查评估及追责问责等工作制度。
乡分管通信工作的领导负责为防汛抗旱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充分利用公共广播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发布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有序撤离。
乡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负责统筹消防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队伍,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协调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参与抗洪抢险救灾。
足量、科学储备物资装备,充实乡应急救援物资库。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及受水旱灾害影响的其他单位要建立防汛物资装备库。易旱、缺水的村(社区)应储备一定的抗旱物资。
乡分管交通运输的领导负责做好人员及物资运输保障,配合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对重点区域实施交通管制,做好道路、桥梁等设施的维护管理。
乡分管医疗卫生健康的领导负责紧急医学救援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尤其要注意预防因灾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乡分管电力工作的领导负责协调有关单位做好抗洪抢险和抗旱救灾的电力供应、电力安全,保证应急救援现场的供电需要。
乡分管安全的领导和各村(社区)组织社会力量开展自救互助、群防群治,配合公安部门负责治安保障,全力维护应急救援现场的社会稳定和网络舆情管控。
乡财政办要将水旱灾害应急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抢险救灾需要。
由乡防汛抗旱指挥部报请乡主要领导批准后进行社会动员,组织各类社会力量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在本行政区域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采取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和其他必要的紧急措施,保障应急抢险工作顺利开展。
充分利用现有防汛抗旱系统、自动化监测系统、防汛抗旱专家库及防汛抗旱科研成果,为防汛抗旱提供技术支撑。
建立健全救生通道、应急避难场所,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及时就医。
乡防汛抗旱指挥部每年在汛前组织不少于1次专业应急演练,专业(兼职)救援队伍每年针对当地易发灾害和险情进行演习。
洪旱灾害发生后,对转移安置的受灾人员,组织落实转移安置人员临时生活住所和基本生活物资供给,保证受灾区域社会稳定。各村(社区)配合乡应急办及时统计受灾情况,根据需要救助受灾严重的困难群众,开展抚慰。各村(社区)配合红土乡卫生院做好受灾区域外环境消杀防疫工作,防止洪涝灾害过后传染病疫情暴发。尽快组织修复遭到毁坏的供水工程和交通、电力、通信、水文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做好经常性社会捐赠工作。重大、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发生后,配合县民政局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并加强对非定向捐赠款物的统筹使用,确保捐赠资金和物资及时精准发放给受水旱灾害影响的群众。
水旱灾害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征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并依法给予补偿。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应当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乡人民政府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对砍伐的林木组织补种。
灾害发生后,乡人民政府应及时协调有关保险公司提前介入,按照工作程序做好参保理赔工作。
应急响应结束后,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视情况组织成立工作组,开展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并及时将调查评估报告报送县、乡防汛抗旱机构。
乡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有关单位定期开展预案评估工作,原则上每3年对本预案全面修订一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预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乡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按照《奉节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要求报县防办备案。
各村(社区)和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编制、修订本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方案或处置方案,并报乡防办备案。
本预案由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水旱灾害分级标准
2.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分工
3.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通讯录
4.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通讯录
5.应急避难场所信息表
6.防汛抗旱分级响应处置卡
7.山洪灾害风险点台账
水旱灾害分级标准
一、灾害分级
(一)洪涝灾害分级。
特别重大洪涝灾害:造成死亡或失踪10人以上(含10人),
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
重大洪涝灾害:造成死亡或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
接经济损失0.8亿元以上;
较大洪涝灾害:造成死亡或失踪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0.5
亿元以上;
一般洪涝灾害:造成死亡或失踪1人,或直接经济损失0.1
亿元以上。
(二)干旱分级。
特大干旱:粮食因旱损失率在20%以上,或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在9万人以上(或因旱饮水困难率在15%以上),任意连续50天以上,日均降水量≤1.3毫米。
严重干旱:粮食因旱损失率在15%-20%以上,或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在6万人以上(或因旱饮水困难率在10%以上);任意连续40—49天,日均降水量≤1.3毫米。
中度干旱:粮食因旱损失率在10%-15%以上,或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在3万人以上(或因旱饮水困难率在5%以上);任意连续30—39天,日均降水量≤1.3毫米。
轻度干旱:轻度干旱:粮食因旱损失率在10%以内,或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在1.8万人以上(或因旱饮水困难率在3%以上);任意连续20—29天,日均降水量≤1.3毫米。
二、术语解释
(一)粮食因旱损失率。因旱对粮食作物造成的减产损失量,占正常年的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以百分率(%)表示。
(二)因旱饮水困难率。评估区因旱饮水困难人口数量(评估区评估年曾出现的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高峰人口数量)占评估区评估年总人口数量的比例,以百分率(%)表示。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2025年红土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通讯录
红土乡 |
分工 |
姓名 |
职务 |
手机号码 |
备注 |
乡防汛抗旱 指挥部 |
指挥长 |
袁义 |
党委书记 |
13594431109 |
|
指挥长 |
王宇 |
党委副书记、乡长 |
13996650850 |
| |
副指挥长1 |
刘孝发 |
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
15923858398 |
| |
副指挥长2 |
李远学 |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
13996501763 |
| |
副指挥长3 |
唐甜 |
副乡长 |
15826406994 |
| |
副指挥长4 |
雷洪 |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乡长 |
18223908825 |
| |
副指挥长5 |
李霞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13650580217 |
| |
副指挥长6 |
邓云 |
宣传、统战委员 |
15223799055 |
| |
副指挥长7 |
杨东 |
党委委员、副乡长 |
13996231598 |
| |
副指挥长8 |
白鑫 |
组织委员 |
13896297725 |
| |
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
主任 |
杨东 |
副乡长 |
13996231598 |
|
副主任 |
邓云 |
宣传、统战委员 |
15223799055 |
| |
应急抢险队 |
陈留春 |
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 |
15736355432 |
| |
抗旱服务队 |
苏畅 |
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
| ||
值班电话 |
023-56655007 | ||||
传真电话 |
| ||||
通信地址 |
|
红土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通讯录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职务 |
联系电话 |
1 |
袁义 |
党委书记 |
13594431109 |
2 |
王宇 |
党委副书记、乡长 |
13996650850 |
3 |
刘孝发 |
人大主席 |
15923858398 |
4 |
李远学 |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
13996501763 |
5 |
唐甜 |
副乡长 |
15826406994 |
6 |
雷洪 |
武装部长、副乡长 |
18223908825 |
7 |
李霞 |
纪委书记 |
13650580217 |
8 |
邓云 |
宣传、统战委员 |
15223799055 |
9 |
杨东 |
副乡长 |
13996231598 |
10 |
白鑫 |
组织委员 |
13896297725 |
11 |
谢玉娇 |
基层治理指挥中心 |
15923856552 |
12 |
张立艳 |
民生服务办 |
13638261075 |
13 |
李飞 |
规划建设管理生态保护办公室 |
13452736424 |
14 |
邓明 |
经济发展办公室 |
18883533998 |
15 |
向恒兴 |
平安法治办公室 |
15025501918 |
16 |
苏畅 |
产业发展中心 |
13996554261 |
17 |
王磊 |
财政办 |
18184738773 |
18 |
秦安文 |
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 |
18512324988 |
19 |
陈留春 |
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
15736355432 |
20 |
唐安平 |
下广社区 |
18723918687 |
21 |
梁校兵 |
太阳村 |
17316760111 |
22 |
徐芳 |
九台村 |
15826413344 |
23 |
曾树林 |
大垭村 |
15923873488 |
24 |
喻继祥 |
白鹤村 |
|
25 |
秦安文 |
红土村 |
|
26 |
胥春林 |
老屋村 |
18223646720 |
27 |
野茶村 |
||
28 |
肖俊 |
三星村 |
18223877367 |
29 |
姚乂华 |
峰岳村 |
|
30 |
李百成 |
降龙村 |
15084377919 |
31 |
雷祖津 |
公平派出所所长 |
18723755667 |
32 |
罗刚祥 |
红土乡卫生院院长 |
18996620368 |
奉节县红土乡应急避难场所信息表 | ||||||||||
序号 |
避难场所名称 |
行政 区域 |
行政村(社区) |
经度 |
维度 |
避难场所面积(平方米) |
可容纳避难人数 |
管护人 |
联系电话 |
备注 |
1 |
红土乡野茶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 |
野茶村 |
N109.077891° |
E31.159659° |
550 |
280 |
15923479050 |
| ||
2 |
红土乡野茶小学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野茶村 |
N109.074429° |
E31.146308° |
520 |
300 |
陈友兰 |
15923479050 |
|
3 |
红土乡九台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九台村 |
N109.156891° |
E31.088021° |
240 |
100 |
15826413344 |
| |
4 |
红土乡九台村五保家园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九台村 |
N109.122814° |
E31.080183° |
130 |
100 |
徐芳 |
15826413344 |
|
5 |
红土乡白鹤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白鹤村 |
N109.114239° |
E31.092171° |
1600 |
600 |
13594738488 |
| |
6 |
白鹤村14组村民活动广场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白鹤村 |
N109.11044° |
E31.088575° |
800 |
300 |
喻继祥 |
13594738488 |
|
7 |
白鹤村6组养老服务中心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白鹤村 |
N109.114651° |
E31.101337° |
800 |
300 |
喻继祥 |
13594738488 |
|
8 |
红土乡大垭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1 |
红土乡 |
大垭村 |
N109.13331° |
E31.10463° |
800 |
300 |
15923873488 |
| |
9 |
红土乡大垭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2 |
红土乡 |
大垭村 |
N109.125188° |
E31.110140° |
480 |
380 |
曾树林 |
15923873488 |
|
红土乡峰岳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峰岳村 |
N109.058096° |
E31.165517° |
450 |
320 |
姚乂华 |
15823780909 |
| |
11 |
红土乡晓阳小学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峰岳村 |
N109.058131° |
E31.165492° |
260 |
150 |
姚乂华 |
15823780909 |
|
12 |
红土乡铁屋安置点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峰岳村 |
N109.059963° |
E31.167445° |
240 |
80 |
姚乂华 |
15823780909 |
|
红土乡红土小学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红土村 |
N109.136179° |
E31.1147° |
1200 |
500 |
秦安文 |
15826463588 |
| |
14 |
红土乡红土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红土村 |
N109.147432° |
E31.113639° |
320 |
500 |
秦安文 |
15826463588 |
|
15 |
红土乡降龙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1 |
红土乡 |
降龙村 |
N109.075444° |
E31.132795° |
200 |
150 |
15084377919 |
| |
16 |
红土乡降龙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2 |
红土乡 |
降龙村 |
N109.065495° |
E31.137859° |
400 |
280 |
李百成 |
15084377919 |
|
17 |
红土乡老屋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老屋村 |
N109.087792° |
E31.140052° |
700 |
350 |
18223646720 |
| |
18 |
红土乡老屋村生吉坪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老屋村 |
N109.093734° |
E31.131572° |
600 |
300 |
胥春林 |
18223646720 |
|
19 |
红土乡三星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1 |
红土乡 |
三星村 |
N109.07574° |
E31.17083° |
450 |
250 |
18223877367 |
| |
20 |
红土乡三星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2 |
红土乡 |
三星村 |
N109.072568° |
E31.184354° |
400 |
200 |
肖俊 |
18223877367 |
|
21 |
红土乡太阳村村委会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太阳村 |
N109.176744° |
E31.106903° |
1200 |
700 |
梁校兵 |
17316760111 |
|
22 |
红土乡太阳村三家小学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太阳村 |
N109.184762° |
E31.101499° |
600 |
400 |
梁校兵 |
17316760111 |
|
23 |
红土乡下广社区居委会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下广社区 |
N109.102795° |
E31.123887° |
1100 |
700 |
18723918687 |
| |
24 |
红土乡下广小学应急避险点 |
红土乡 |
下广社区 |
N109.097760° |
E31.124555° |
2000 |
1500 |
唐安平 |
18723918687 |
|
分级响应处置卡 | |
收到县防指发布的防汛抗旱一级、二级、三级应急响应通知时,视情启动以下应急响应措施: (1)成立工作组。乡防汛抗旱指挥长袁义同志组织召开会议,对灾害风险、发展态势等,开展会商,通报雨情、水情、旱情、险情、灾情和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共同研判洪旱灾害以及山洪地质灾害、工程出险等次生、衍生灾害风险。根据综合会商研判意见,成立工作组,明确工作组组长,对工作组作出有针对性安排部署。 (6)人员临时安置。按照就近转移安置原则,充分利用空旷地带和学校进行临时安置。 | |
收到县防指发布的防汛抗旱四级应急响通知时,视情启动以下应急响应措施: (1)成立工作组。乡防汛抗旱副指挥长杨东同志、邓云同志组织召开会议,对灾害风险、发展态势等,开展会商,通报雨情、水情、旱情、险情、灾情和水旱灾害工作情况,共同研判洪旱灾害以及山洪地质灾害、工程出险等次生、衍生灾害风险。根据综合会商研判意见,成立工作组,明确工作组组长,对工作组作出有针对性安排部署。 |
山洪灾害风险点台账 | |||||||||||||
序号 |
风险点基本情况 |
影响对象 |
消除或管控措施 |
村级责任人 |
监测预警责任人 |
转移安置责任人 | |||||||
经度 |
纬度 |
所在村社 |
小地名 |
户 |
人员数量 |
姓名 |
联系电话 |
姓名 |
联系电话 |
姓名 |
联系电话 | ||
1 |
109.075215 |
31.144792 |
老屋村 |
野茶粮库 |
4 |
7 |
1.雷雨天气安排专人负责值守,敲锣发出紧急信号,组织人员转移;2.熊家堰塘穿堤,很少蓄水。 |
高云辉 |
13658232989 |
高云辉 |
13658232989 |
高云辉 |
13658232989 |
2 |
109.146866 |
31.11393 |
红土村 |
鸡鸣店 |
0 |
0 |
不影响居住人口 |
阮东林 |
17323711166 |
龙学云 |
15178905951 |
龙学云 |
15178905951 |
3 |
109.113517 |
31.094281 |
白鹤村 |
学堂湾 |
9 |
31 |
雷雨天气安排专人负责值守,敲锣发出紧急信号,组织人员转移;已治理 |
喻继祥 |
13594738488 |
柴刚 |
13668458522 |
柴刚 |
13668458522 |
4 |
109.17535 |
31.106166 |
太阳村 |
野鸡梁 |
3 |
11 |
雷雨天气安排专人负责值守,敲锣发出紧急信号,组织人员转移;已治理 |
张贤伟 |
15213510767 |
龙学生 |
13068392235 |
龙学生 |
13068392235 |
5 |
109.124805 |
31.076598 |
九台村 |
张家坡 |
0 |
0 |
无人居住 |
唐青翠 |
15310052039 |
周相清 |
15310500940 |
胥道翠 |
13509437772 |
6 |
109.142132 |
31.081375 |
九台村 |
榨坊坪 |
3 |
13 |
雷雨天气安排专人负责值守,敲锣发出紧急信号,组织人员转移;已治理 |
匡坤常 |
15870541206 |
陈永军 |
13509431259 |
匡银春 |
18523291813 |
7 |
109.156792 |
31.087988 |
九台村 |
太山庙 |
0 |
0 |
|
唐青翠 |
15310052039 |
周相清 |
15310500940 |
匡坤常 |
15870541206 |
8 |
109.103843 |
31.124065 |
下广社区 |
下广社区11组 |
12 |
37 |
雷雨天气安排专人负责值守,敲锣发出紧急信号,组织人员转移;已治理 |
曹成孝 |
18723747339 |
唐安春 |
13509447306 |
唐安春 |
13509447306 |
奉节县红土乡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 2025年7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