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要有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做强生态工业、做精现代农业、建设绿色生态强县”的要求,甲高镇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油橄榄“黄金产业”,倾力打造中国长江三峡油橄榄特色小镇。
一、激活油橄榄“一池水”,壮大产业规模。一是科学规划,规模连片建园。聘请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对全镇13个村(社区)适宜油橄榄种植的区域进行集中规划,统一编制示范园2个。在烟山村打造以耕中公司、武摇公司为核心的万亩油橄榄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油橄榄产业。二是强化带动,加快开发步伐。鼓励引导20个大户(公司)通过租赁、承包、转包等方式,盘活荒山荒坡及撂荒地,成片种植油橄榄11520亩。光明村的李中海于2015年流转烟山、安家村土地1100亩,栽植2.4万株;光讯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大坡、寨沟、三湾土地3000亩,对外招商发展油橄榄;星光、三湾两个整村脱贫村连片发展油橄榄1850亩,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建立贫困户利益链接长效机制。
二、细耕油橄榄“服务田”,强化产业管理。一是实行苗木统定,栽植良种苗木。鉴于选育优良品种是油橄榄增量提质的关键,甲高镇按照县林业局苗木质量管理的要求,与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办协调,组织人员现场考察确认,采购两年生、抗性强、产量高、含油率高的优质苗木50万株,主要品种为全镇表现适生、单株产量高的莱星、鄂植8号。二是注重技术服务,强化科学管理。聘请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产业专家为油橄榄产业的技术顾问,每年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开展四次集中培训,通过“集中授课+田间操作”方式,进行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让广大果农熟悉和掌握油橄榄管理技术;严格落实农业服务技术人员的农技推广责任,前往各村开展技术培训,编制印发油橄榄种植管理技术手册,形成“外聘专家+镇油橄榄办+村骨干技术员+种植示范户”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栽培管理,提高产业效益。
三、牵住经营“牛鼻子”,提高产业效益。一是创新经营模式,突出利益联结。积极组织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本地发展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4个,探索“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进行品种化栽培、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订单化销售,形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如光讯农业有限公司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共同开发,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村集体经济注入、农户以土地入股,产生效益后双方按1:1:8比例分成,努力提高农户经济收入。二是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安家村周全对耕中、武摇油橄榄种植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承包,全程指导生产管理,对贫困户进行免费指导和技术服务;合营、安家示范片开展统一技术方案、统一供应物资、统一管理时间、统一采摘销售、分户承担实施的“四统一分“管理办法,田间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甲高镇油橄榄种植8000余户,种植公司(大户)20家,种植油橄榄达3.5万亩,种植品种14个,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种植基地。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途遥远。甲高镇将以建设“中国长江三峡油橄榄特色小镇”为契机,依托当地良好生态资源优势,以“聚人气”为抓手,以“农业+旅游”为路径,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为突破,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努力建成国家级特色小镇、国家AAAA级景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