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红土乡农业产业振兴,培育和提升特色产业,拓宽群众稳定增收渠道,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实施方案。
一、2023-2025年产业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产业振兴总目标是:到2025年末,全乡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有效覆盖所有60%以上,每个村(社区)都要形成一个主导产业,扶持培育农民合作社11家以上,确保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重庆市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
(二)产业选择。根据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市场导向的原则,重点发展优质稻、小水果、蔬菜、养殖等主导产业和林下经济、中草药等增收产业。
(三)产业布局
1. 主导产业
(1)优质稻:重点发展老红土片区(太阳村、红土村、大垭村、白鹤村、下广社区),建设西南片区稻田种植基地。
(2)小水果:主要规划分布在野茶片五村。
(3)中药材:规划分布在老屋村、降龙村、峰岳村、三星村、野茶村、九台村。
(4)蔬菜:主要发展老野茶片(降龙村、老屋村、野茶村、峰岳村、三星村)。
(5)生猪业:规划分布在各村(社区)。
(6)养兔:规划分布在各村(社区)。
2. 增收产业
(1)林下经济(林下养殖鸡、鸭、羊等,种植中草药等)规划分布在各村(社区)。
(2)养牛:规划分布在三星村、野茶村、峰岳村、老屋村、降龙村、九台村。
(四)产业基地建设
小水果(秋叶梨、脆李):以我乡野茶片为龙头,建设野茶片产业带。
中药材:以降龙村、老屋村、峰岳村为核心,建设中药材种植规模基地。
二、实施2023年特色产业进村入户行动
(一)目标任务。2023年,通过实施特色产业进村入户行动,发展小水果1000亩、养牛1000头、生猪9500头,其他高效养殖2.5万羽,实现2023年主导特色产业全覆盖,特色产业覆盖农户比例达60%以上。
(二)主要工作
1. 促进特色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基地建设为切入点,以“基地示范、大户带动、奖补扶持”的方式组织群众发展主导产业和增收产业项目,确保重点产业实现全面覆盖;其他具备条件村(社区)建有产业示范基地。加强农业招商引资,结合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小水果种植产业示范区为重点,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园。
2. 创新带动模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根据我乡分布的特点,以带动农户发展为核心,实行跨村跨户发展,扶持脱贫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土地,满足产业适度规模的需要。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一村一品”,坚持“长短结合”,推广林下经济、套种套养等立体种养模式。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加快构建龙头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家庭农村/养殖大户、农户”等产业发展带动模式。
3. 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制订2023年农业产业振兴办法,重点引导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根据农户发展产业类型、规模等,在贷款、种苗补助、综合奖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自我发展,让农户带着项目、资金、政策组建或加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对吸纳就业的农业企业等,按照吸纳人数给予就业补助。
4. 推动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商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以蔬菜产业为重点,通过龙头企业等实行“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等现代流通方式,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安全可控的农产品。大力支持村(社区)农产品电商发展,实施好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发展代耕代种、农资配送等农业服务,提升农业服务水平;发展一批农产品经营人队伍,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5. 加快科技推广应用。选派一批科技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指导开展科技振兴工作,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发展特色种养项目,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开发、引进、集成、试验示范力度,对主推新品种实行免费供种。
6. 开展村(社区)农民培训。加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训,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利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技能培训覆盖面。
(三)时间安排。特色产业进村入户行动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23年1月-3月):前期准备。
1. 2023年1月ー2月,做好产业现状调查摸底的汇总归纳工作,制订完善乡级的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办法和实施方案。各村(社区)制订完善本地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动员培训会。
2. 2023年3月前,根据规划,进村入户,参照当年的计划和产业布局,指导村和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落实种养地点、规模和时间等,制订村、户的产业发展规划,填写表格并汇总上报,组织好龙头企业等与村、合作社、农户的对接工作,并签订相关协议。做好种子、种苗、种畜、种禽等的调度准备工作,技术部门要做好产业技术培训。
第二阶段(2023年4月ー10月):组织实施。
1. 按产业计划抓好落实,指导村(社区)、农户组建或参与农民合作社,技术部门做好技术服务,适时召开产业振兴现场推进会。
2. 及时做好相关项目奖补申报验收工作,产业化类项目做好项目设计、评审、招标等工作,具备条件的及时组织实施。
3. 指导做好农产品的流通销售工作。
第三阶段(2023年11月ー12月):检查验收。
1. 做好相关项目的奖补验收工作。
2. 各村(社区)做好总结汇报。组织对各村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制订评比表彰方案报乡党委、政府。
3. 指导好冬收作物产品流通销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