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长”疏通“大民生”:康乐镇郭家社区楼长制化解管道堵塞难题
日期:2025-07-11

清晨,郭家社区一栋普通居民楼下,几位工人正弯腰忙碌着更换老旧的下水管道。金属碰撞声清脆,打钻机嗡嗡的响声混杂着大家的声音。网格长骆成树和楼栋长沈学美站在一旁,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困扰该栋楼8户居民多日的厨房“肠梗阻”,终于在这一天迎来畅通的希望。这看似寻常的维修背后,是社区楼栋长与网格长奔走不息的脚步,是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一次精准发力。

时间回溯到几天前,这栋楼的多家厨房突然“水漫金山”。“沈楼长,快来看!我屋里的厨房要变‘鱼塘’了,水排都排不下去,还在往上头冒!”居民老张拍着厨房门框,声音急切。一楼住户的厨房更是重灾区,积水从瓷砖缝里漫出。郭家社区今年以来践行的“有事找楼长”机制,此刻迅速被激活。

网格长骆成树与楼栋长沈学美第一时间深入居民家中。他们就地组织了一场居民“圆桌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商讨解决方法。问题根源很快明晰:一楼负责整栋楼排水的管道,不仅口径狭窄如瓶颈,更被经年累月的油污杂物死死堵住。骆成树当即提议:“既然问题出在主管道,我们每户分摊一点费用,彻底更换它,一劳永逸!”共识在商议中凝聚,但并非一帆风顺。

住在八楼的老向不满,他认为堵塞的是一楼,他在八楼又没堵,这钱应该一楼出。面对异议,骆成树和沈学美没有放弃,他们分头行动,一次次敲开老向家的门,掰开揉碎讲道理,隔壁楼栋的楼长段成玉和社区妇联主任张朝杰也加入了这场“情理攻坚战”。

沈学美耐心解释:“老向,你不能楞个想,你看我们楼里这个管道,就像我们的血管,一楼堵了整栋楼都不通,水排不出去,最终大家厨房都要遭殃。”质朴的邻里情谊最终融化了分歧的坚冰。老向豁然开朗:“沈大姐说得对,是我一时没转过弯。一个楼就是一个家,管道是大家的,维护自然也靠大家出力!”

沟通成功后,更换管道的工程顺利启动。8户居民,每户650元的费用迅速筹集到位。工人忙碌施工时,楼长们也没闲着:沈学美细心提醒居民们提前储水,骆成树则协调施工时间减少扰民。居民们围在施工现场,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一刻,更换的不仅是冰冷的管道,更是邻里间互助的暖流。

郭家社区的支书张良喜提起这事就感慨得很:“我们搞这个楼长制嘛,核心就是要把工作做到家门口,根根须须都要扎进每栋楼、每扇门里头去!现在我们郭家社区,楼长制是栋栋楼都搞起了,管道堵了找他们,环境卫生要搞了找他们,邻里有啥子小疙瘩了也找他们,这些楼长们天天在楼道里转,专门接住大家伙儿的家长里短和急难愁盼。”

一条狭窄管道的成功更换,映射出基层治理创新的深度与温度。在郭家社区,楼长制让“有事找楼长”从口号变成居民触手可及的安心保障。当“小楼长”们以脚步丈量责任,用情理凝聚共识,那些曾横亘于家门前的难题,便如堵塞的管道般被逐一疏通。基层治理的活力,正是在这样微小的单元中被唤醒与传递,最终汇聚成社区和谐共治的坚实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