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为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技术需求,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县农业农村委组织遴选了农业主推技术4项,现予推介发布。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农技随访”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广主推技术,并及时将推广情况报县级相关主推技术支撑单位。
县级各主推技术支撑单位要依托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主体等示范展示和引领带动作用,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开展农业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和指导培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及时将推广情况汇总后报县农业农村委人事科教科统一上传到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并于2021年12月31前以支撑单位名义上报主推技术的推广总结。
特此通知
附件:1. 水稻新型直播栽培技术
2. 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栽培技术
3. 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
4. 山羊适度规模养殖技术
奉节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4月27日
附件1
水稻新型直播栽培技术
一、技术概述
近年来,水稻直播栽培因其具有节本、省力、省工等优点而倍受人们青睐,在全国范围内应用大幅增加,已成为水稻种植的重要方式。重庆市自2015年起,经各级农技部门和科研单位专家的协同努力,逐步解决了传统水稻直播栽培全苗难、易倒伏等技术问题,集成了“水稻新型直播栽培技术”。5年来,水稻新型直播栽培技术应用面积逐步扩大,产量水平稳定增长。其中2019年在忠县、铜梁、万州、秀山、梁平、潼南、荣昌、垫江、合川、永川、巫山等19个区县推广水稻新型直播栽培技术,面积达到5.43万亩。种植主体183个,其中包括了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
二、技术要点
(一)选择适宜稻田
选择有水源保证,能排能灌;平整、肥力中等较均匀的冬水田、冬闲田、小春田。以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进行适度规模相对集中种植。
(二) 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优、抗性强、株型紧凑、株高110厘米以下的穗粒兼顾型中早熟水稻品种。如隆两优华占、晶两优1212、隆两优1988、晶两优华占等品种。
(三) 大田准备
浅水机耕机耙(牛耕牛耙)将田整平,平整度与机插秧稻田相当;耕整完成后,据田坎0.8~1米开围沟,每隔3米~5米开一条畦沟(趟或者拖出简易沟),便于排灌水、施肥、化学除草等田间管理。播种时田面高处无水、低处有花花水,无人机直播、或施肥机撒播也可以关水播种,但必须播种后3天内排干田间明水。
(四)播种
1 播期
渝西、渝东北地区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5℃时选择连续晴好天气播种。渝东南或500~800米低山区4月中下旬播种。小春田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
2 种子准备
播种前1~2天晒种以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播种干谷或用30℃温水浸泡24小时,种子浸泡后后及时风干、不催芽。播种前按1:100用35%丁硫克百威或总含量20%的玉托按1:40进行包衣,防止鸟、鼠等。
3播种方式
3.1人工撒播。可以浸种以提高出芽率。
3.2无人机飞播、施肥机撒播。播种干谷,为防止鸟害,可在播种前拌驱鸟剂,并阴干待用。
3.3机械条播、简易播种机点播。播种干谷,为防止鸟害,可在播种前拌驱鸟剂,并阴干待用。
4. 定量播种
亩用种量1.2kg左右,小粒种子1~1.2kg、大粒种子1.2~1.5kg。播种前排出田水至基本露出土面,播种后用旧地膜拖拽等保障种子入泥,增加分蘖节的入土深度,防治鼠鸟为害。未拖拽落泥的必须拌驱鸟剂,且播种后3~5天后,用炒或煮后晾干的稻谷拌驱鸟剂撒于田块的四周驱鸟,10天后,用杀虫剂喷施田块四周,杀灭旱地害虫,避免吃秧苗。
(五) 肥料运筹
氮肥总量较常规育苗移栽减少10%。中等肥力稻田,两系品种纯氮肥总量10公斤,三系品种不超过8公斤,N:P2O5:K2O比例为1:0.5:0.6~0.8,底肥施总N的70%~80%,30%~20%作穗肥施用,磷肥全作底肥施用,钾肥全作底肥或80%底肥、20%作穗肥施用。底肥在耕田时施用。
(六)田间管理
1 水浆管理
播种至1叶1心前, 保持田间无水。1叶1心后及时灌水(最迟不超过3叶1心),有利于控草、除草。分蘖期保持浅水,以促进分蘖。全田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70~80%,排水晒田,三系杂交稻或者大穗型品种在全田总茎蘖数达到10~11万;两系杂交稻或者穗数型品种全田茎蘖数达到14~15万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通风,养根壮秆。晒田以田间开小裂,田面有白根为度。孕穗至齐穗后25天保持田间湿润,齐穗后25天左右可自然落干田水。
2 草害防控
播种后芽前封闭除草剂选用20%苄嘧.丙草胺,用量每亩150克。播种后芽后杀除选用68%吡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每亩40~50克。可以根据稻田前作和草害发生情况选择一杀(芽后)或者一封一杀两次除草。如选择一杀,于一叶一心期,用多效唑、双草醚、二甲四六混合喷洒,既锄草,又促分蘖。
3 病虫害防治
根据田间病虫测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关键时期防治好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4 鸟害防控
物理防控:同一示范片争取同期播种;播种时尽量做到浑水播种,拖谷入泥。化学防控: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或采用驱鸟剂。
三、适宜区域
重庆各生态区有水源保障的稻田
四、增产增效情况
新型直播较机插秧对照田块平均增产16.34公斤/亩,增2.64%;较人工栽插田块增110.8公斤/亩,增16.2%;较机插秧节本90.25元/亩;较人工栽插亩节本100元以上。
五、注意事项
1. 水稻新型直播栽培技术应选择在相对集中成片,有水源条件保障、稻田平整度好的冬水田、冬闲田。
2. 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为主。
3. 除草技术要落实到位。
六、支撑单位
(一)市级
支撑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支撑专家:方立魁 肖若余 刘丽 易靖 刘伟
联 系 人:方立魁 89133432
(二)县级
支撑单位:奉节县种植业发展中心
联系方式:朱文学 13896363203
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栽培技术
一、技术概述
本技术以降低辣椒主要病虫害发生率、减少辣椒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在掌握重庆市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农业防治和土壤生态调控构建蔬菜生产的健康环境,针对不同生长时期采用针对性防控措施,以高效低毒农药做防控应急预案,从而实现提高蔬菜抗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辣椒品质产量的最佳防控效果。
二、技术要点
(一)育苗
1.苗床准备(原苗地):
苗床地应深翻炕土15天左右,按1.5-1.8米开厢,做成1.2米左右的播种苗床,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25公斤,将肥土混匀,沤地3-4天后即可播种。
2.营养土配制与消毒:
选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瓜类的表层土50-60%,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猪、牛粪渣等)35-40%,糠灰或草木灰5-10%配成。然后按每1000公斤营养土加入复合肥2-3公斤、磷肥3-5公斤、石灰2公斤、多菌灵1公斤的用量,进行充分混合,并用薄膜覆盖堆沤10天以后使用。
3.营养盘(盆、钵)消毒:
营养盘(盆、钵)消毒:育苗前用40%甲醛或高锰酸钾配成0.1%的溶液喷淋或浸泡消毒。
4.苗床消毒:
将苗床土欠细整平略成瓦背形,将腐熟营养土均匀撒在苗床上,厚度约1-2cm,然后欠细整平,让床土和育苗土充分混合。播种前一天苗床土淋足药水,用亮盾1000倍+中生菌素1000倍液浇施。
5.种子处理:
种子浸种消毒:将种子用纱布疏松包好,用温水浸泡2-3小时后,再进行温汤浸种或药剂消毒:
温汤浸种(热水烫种):用55—60℃温水(两份开水,1份冷水混合),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将种子置于水中边浸泡、边搅拌,随时补充热水,保持温度,浸泡10—15分钟,然后加冷水降温至30℃,停止搅拌。
药剂消毒:用10-20%磷酸三钠溶液、1%高锰酸钾溶液浸10-15分钟或用1-1.25%的硫酸铜液、0.2%的福美双液、福尔马林50-100倍液浸15-20分钟,然后用水洗净。
催芽:将消毒并浸泡12小时后的种子放入恒温箱或催芽箱、电热毯、锅灶台等催芽2-3天,温度控制在28-30℃,每天用温水冲洗1-2次,每12小时翻动一次种子,60%-70%种子出芽(露白)及时播种。
6. 播种:
播种期:3月下旬。播种量:亩用种量40-50g左右。播种方法:撒播:将催芽后的种子用草木灰(或干河沙)拌散,均匀地撒在苗床土上,播种时浇透底水,每平方米播种5-8克。
穴播:选用50或72孔穴盘,装好基质或营养土后,每穴播1-2粒种子;
7.覆土:
用备好的营养土均匀覆盖,覆土厚度1厘米(苗床面上不见种子)为宜。
8.浇水:
覆土后浇透水,水渗透到土壤下10-15厘米,浇水后露出的种子补盖覆土。
9.覆膜:
浇水后及时覆膜,大棚和中棚育苗可只铺一层平膜,露地育苗须双层薄膜。
(二)苗期管理
苗期温度管理指标:
时期 |
日温(℃) |
夜温(℃) |
短时间最低夜温不低于(℃) |
播种至齐苗 |
25-30 |
18-15 |
13 |
齐苗至假植前 |
20-25 |
15-10 |
8 |
假植至定植前 |
20-25 |
20-15 |
10 |
定植前5-7天(炼苗) |
15-20 |
15-10 |
10 |
1.当岀苗20-30%时,揭去地膜,适当浇施齐苗水,插竹片,上盖薄膜,两头不盖,晴天中午温度超过30度时,短时盖一层遮阳网。注意适时降温,通风炼苗,防止徒长。
2.摘平膜:出苗70%左右及时摘除平膜。
3.预防病虫害:摘除平膜后及时排湿,幼苗出齐后,选晴天中午幼苗出真叶后,每亩用亮盾1500倍液(3ml)+阿米西达1500倍液(3ml)+益施帮750倍液(8ml)+阿立卡1500倍液(3ml),兑水10斤,在全苗床喷雾。
4.炼苗:在定植移栽前5-7天开始炼苗,白天逐渐延长揭膜时间、增加揭膜面积,晚上盖好棚膜,定植移栽前2-3天不再盖膜。
5.带肥带药移栽:定植移栽前每亩再用亮盾1500倍液(3ml)+阿米西达1500倍液(3ml)+益施帮750倍液(8ml),兑水10斤,在全苗床喷雾。
6.壮苗指标:株高15厘米,茎粗0.4厘米以上,8-10片真叶,枝叶完整,无损伤,无病虫,颜色深绿,根系粗壮、发达。
(三)定植
1.定植前的准备
掏沟:在厢面中间开沟(沟宽30厘米,沟深10-15厘米)施入化肥及腐熟的有机肥,并回土提厢,厢面宽60-70厘米,厢高20-30厘米。
重施底肥:底肥占施肥总量60-70%,在辣椒移栽前7-10天,每亩施50kg复合肥(N、P、K比为12:11:18),施肥后注意深翻,并与土壤充分拌匀。
覆盖地膜:降雨或浇水收汗后,土壤湿度60-70%时盖地膜,要求厢面平整,四周封实。
2.定植要求
定植时间:地温稳定10℃以上,盖膜1-2天以后。 5月底定植。
定植规格:1.3米开厢,拉线打窝,每厢栽2行,每窝1-2株。按每40厘米在线上扎一蝴碟节、即窝距,每亩定植约2200-2400窝,把线拉在地膜的中间,错窝(三角形)栽植,行株距0.40×0.5米。
定植方法:用竹片、木棒、小铲等按行株距破膜成定植孔,辣椒苗居中,覆土后双手轻压,待浇定根水后用细土封实定植孔成馒头型。
浇定根水:移栽缓苗后,用亮盾1500倍液(100ml)+阿米西达1500倍液(100ml)+益施帮750倍液(250ml),兑水300斤,进行灌根,既可定根缓苗,又可防治土蚕、根腐病等。
(四)田间后期管理
1.理沟除草,培土上厢。
2.整枝扶苗:开花初期整枝,摘除侧枝、第一台果。辣椒开始挂果时插竹占、拉绳、设支架,进行绑枝扶苗,防倒伏,通风透光。
3.药肥管理
开花前用阿米西达1500倍液(30ml)+益施帮750倍液(75ml)兑水90斤喷雾。
开花后用农割1000倍液(45ml)+金福灵750倍液(75ml)+益施帮750倍液(75ml)+钙镁利丰750倍液(75ml)兑水90斤全株喷雾。15天后,每亩用世高750倍+金雷600倍+瑞镇1000倍+福戈3500倍+益施帮750倍,兑水90斤喷雾;
追肥:在门椒膨大、转色前,每亩施用40kg颗粒圃复混肥(N、P、K比例为13:0:28);
在采摘前10天,每亩用绿妃(30ml)+中生菌素1500倍(60g)+福戈3500倍(12g)+ 45%咪鲜胺1500倍液(30ml)+益施帮750倍液(75ml),兑水90斤喷雾。
4. 其他主要虫害防控应急预案
①烟青虫/斜纹夜蛾
在烟青虫/斜纹夜蛾幼虫为害株率达2%以上时,选用药剂有10%烟碱乳油600-800倍液、0.5%苦参碱水剂600-800倍液和0.3%印楝素乳油800-1000倍液。
②粉虱类害虫
22%阿立卡悬浮剂1500倍液、28%扑克除3000倍液、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000-6000倍液、10%蚜虱净乳油2500-5000倍液、1%印楝素水剂800-1200倍液、2.5%功夫菊酯500-1000倍液、3%啶虫咪乳油2000倍液加10%联苯菊酯2500倍液喷雾,重点喷下部叶片,以叶背面为主。
喷雾方法:在粉虱始发期采用上述药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交替喷雾,初次喷雾后3-4天再次喷雾。
三、适宜区域
重庆市辣椒种植基地。
四、增产增效情况
本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降低辣椒病虫害发生率,技术应用范围可比常规生产区亩产量可提高25%,主要病虫害发生率可降低30%,扣减药肥增加成本后,亩增效益440元左右。
五、注意事项
各种药剂用量须按建议用量使用,并注意安全间隔期,不可盲目增大用量或增加用药次数。
六、支撑单位
(一)市级
支撑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西南大学;
专 家:况觅、张开军、李姗蓉;
电 话:023-89133431。
(二)县级
支撑单位:奉节县种植业发展中心
联系方式:曹兴华 1517899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