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
根据《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和县委、县政府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工作部署,现就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按照“街道、乡镇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建养老服务站,村建互助养老点”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托养护理、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供给。2019年—2022年,全县新建32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5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到2020年,全县所有街道、城市社区基本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2022年,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基本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二、建设规划
(一)基本要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有一定的室外活动场所,可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整合共享,并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外观形象、统一功能风格、统一文化氛围。
(二)选址要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原则上应选择建筑物平街楼层、服务对象相对集中、临近便民服务中心、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整合建设的,功能区相对独立完整,并有独立出入口。
(三)规划布局。以乡镇和村社区为单元,按照“一街(乡镇)一中心,一社区(村)一站点”全覆盖要求,做好本辖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村级互助养老点原则上不新建设施,可依托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或邻近农户设点。
(四)项目申报。乡镇选址规划,向民政局发函申请;民政局现场查看,符合条件的复函同意建设。社会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提供个人身份证明、房屋产权证明(或房屋租赁手续)、房屋场所图片和建设方案等资料。需立项审批项目,按全县工程项目建设规范执行。项目建设完工后,按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由民政、财政、乡镇等部门组织现场检查验收。
三、功能设置
(一)建设规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500㎡,设置20张以上养老服务床位;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原则上不低于800㎡,设置2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社区养老服务站原则上不低于300㎡(老年人口较少的不低于200㎡),有条件的要设置日间照料床位。
(二)服务功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置应设置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生活照料、健康管理、人文关怀、托养护理和运营管理等功能区域。生活照料区应具有助餐、助洁、助浴等服务功能;托养护理区应具有短期托养照料等服务功能;健康管理区应具有档案管理、送药助医等服务功能;文化教育区应具有书籍阅览等服务功能;人文关怀区应具有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等服务功能;休闲娱乐区应具有棋牌娱乐等服务功能;运营管理区应具有接待、办公等服务功能。社区养老服务站应选择设置四项以上功能区,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原则上应设置以上所有服务功能区。
(三)服务内容。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要提供日间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老年教育、文化体育、短期托养、长期照护、养老需求评估等社会化服务;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要提供兜底供养、短期托养、日间照料、文体娱乐等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站要提供文体娱乐、日间照料和居家上门等服务;村级互助养老点要依托助老员,提供邻里互助、定期探访和亲情联络等居家养老关爱服务。
四、运营管理
以“一个中心、两级站点、三支队伍、五项服务”为构架,建立完善“1235”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建设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平台,成立老年协会、开发公益性岗位、培育活动小组,依托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开展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亲情陪伴、助餐送医等日间照料服务。
二是培育“志愿者、专业社工和网格责任人”三支养老服务队伍,让养老服务成为网格责任人的日常工作和社会责任,老人服务需求有人应、有人管。
三是建立“1+1+1+1”关爱服务体系,即1个老人+1个党员干部+1个联系医生+1个专业社工,开展“健康档案、慢病干预、文化娱乐、日间照料、居家关怀”五项养老服务,实行养老结对帮扶和网格服务。
五、工作措施
(一)组织领导。乡镇(街道)政府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主体的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安排落实专人负责,协调解决规划、选址、资金等难点事项,坚持每月督办全覆盖工作,向县政府报送推进落实情况。
(二)资金保障。县国资管理中心划转的闲置资产建设项目,民政局统一组织实施;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民政局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设计预算,乡镇政府组织实施;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项目,民政局按30万元/个标准将建设补助资金拨付乡镇,乡镇政府组织实施。
(三)项目进度。做好2019年项目建设收尾工作,尽快投入运营。明确2020年建设任务,加快项目推进。8月20日前,乡镇完成选址规划,向民政局发函申请;8月底前,民政局完成选址审核,符合条件的复函同意建设;11月底前,项目建设完工,民政、财政、乡镇等部门组织现场检查验收。
奉节县永乐镇人民政府
2020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