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土家族乡:人大代表赋能中药材产业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日期:2025-09-15


长安土家族乡:人大代表赋能中药材产业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长安土家族乡坐拥山区丰富自然资源,中药材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既是特色支柱产业,更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近年来,乡人大紧扣乡村全面振兴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植根群众、联系广泛的优势,以精准履职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调研献良策,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2022年以来,乡人大聚焦中药材产业发展难题,组织人大代表3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合作社及加工点,全面摸排种植规模、技术应用、市场流通等环节的痛点堵点。2024年12月,调研发现,产业存在“小散弱”、技术支撑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2025年3月27日,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表们针对性提出《关于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高山中药材物流体系建设的建议》等议案;4个月后,百草园药谷规范化中药材GAP基地项目开工建设,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中药材产业正朝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流通的方向加速迈进,为实现质效双升筑牢了坚实基础。

二、强示范作引领,带动群众共富增收

人大代表中的产业能人与致富带头人率先垂范,带头种植党参、贝母、天麻、川牛膝等道地药材,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乡人大代表文体安成立的娅杰中药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传统种植技艺,种植天麻、黄精、川牛膝等道地中药材260余亩,年产量达600吨,带动50余户群众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全乡中药材种植户增至1200余户,形成连片种植基地。此次采药节表彰的“十大种植户”中,吴再青、文体安等乡人大代表及带动户上榜,示范效应持续放大。  

三、搭平台拓渠道,助推产销精准对接

针对销售难题,乡人大主动作为,以首届长安采药节为契机,组织代表深度参与活动筹备。代表们参与规划药养长廊5个展位,涵盖道地中药材、药饮、药蜜等产品,协调20余户药农、合作社入驻参展;推动搭建“土家特色直播间”,邀请网红代表直播推介,助力产品线上热销;促成三峡银行与商户签约“药链通”金融产品、乡企合作项目落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联动,预计中药材交易额超百万元,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如今,在乡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倡导和推动下,长安乡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川牛膝、党参、天麻、贝母等名贵药材漫山遍野,种植面积5万亩,产值达3亿元,其中是川牛膝达3万亩、产值1.8亿元,产量占全国的45%(药效成分皂苷含量比国标高65%),赢得“全国看重庆,重庆看奉节,奉节看长安”的美誉。下一步,长安乡人大将持续聚焦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代表履职效能,推动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通讯员 蒋佳晖 刘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