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奉节县要素保障方案的通知
奉节府办发〔2023〕1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奉节县要素保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奉节县要素保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配置效率,充分发挥要素配置对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破解“降本增效”难题,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保障范围
强化土地、金融、人力、行政审批、基础配套等五大要素保障能力和效率,实现“四提升一降低”,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对年度重点项目开展土地模拟审批,加强前期指导和服务。加强10827亩已批未供土地的盘活利用,推动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提速。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灵活统筹设施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等政策实施。推动土地、房屋等档案数字化和“自然资源云”建设,实现资源矢量化精准管理和高效配置,助力项目选址自助化、便携化。
——提升金融要素保障能力。优化金融机构空间布局,强化金融市场主体培育,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用好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更快推动项目实施,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人力资源保障能力。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围绕“夔州英才集聚”工程,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做强人才“引、育、留、用”四篇文章,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强县新局面。
——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能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全链条审批服务,开展政务服务事项联办会商、一网通办,为项目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降低基础配套使用成本。严格执行降低市场主体用电成本政策,推进制定更优惠的工业用气阶梯价格,加大通讯网络建设力度,全面优化水电气讯房等要素保障服务。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土地资源保障能力。
1.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提高工业园区草堂组团、康乐组团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完成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发展安坪、竹园、公平中小企业集聚区,用好乡镇返乡创业园。规划引导企业入驻基础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区或乡镇返乡创业园。(牵头单位:县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生态工业园区、县发展改革委)
2.保障产业供地。构建更加完善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做好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工作。实行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支持采用弹性年期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方式供应土地,对达到供地条件的项目实现“应供尽供”。(牵头单位:县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生态工业园区)
3.合理利用林地。全力加强林地保护管理,执行林木采伐定额管理制度,提前介入,主动对接项目单位,优先保障基础设施、民生等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用好林木采伐定额指标,协助建设单位做好林地报批工作。(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二)提升金融要素保障能力。
4.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打造西部金融聚集区,推动建设银行、三峡银行等银行机构在西部城区增设营业网点。引导金融机构在奉设立分支机构,加快中国银行奉节支行正式营业,力争新增1家金融机构落户奉节。(牵头单位:县金融服务中心)
5.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会,不断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推动延期、续贷、降息等金融政策落地见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新信贷担保方式,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合理提高信用贷款占比,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逐步扩大风险基金池规模,新建园区产业发展贷、农业产业发展贷、水运产业发展贷风险补偿资金,与合作银行共同分担风险。成立奉节县风险补偿资金工作专班,每季度召开一次风险补偿资金工作会,定期对风险补偿资金池按照贷款发放情况动态调整,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牵头单位:县金融服务中心;责任单位:人行奉节支行、县财政局、县路桥公司,各金融机构)
(三)提升人力资源保障能力。
6.推动“夔州英才集聚”工程。加大返乡创业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人才培育。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持续开展 “夔州工匠”“夔州名医”“夔州名师”等评选活动,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牵头单位:县人力社保局)
7.培育壮大产业工人。全面掌握辖区企业缺工情况,深入了解企业缺工原因,形成“用工需求清单”。强化职教中心与本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定点培育专业对口人才,稳定实习、实践合作。提升本地职业技能水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次以上。组建产业工人招聘专班,打造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联合体,更大规模引进优质劳动力资源。(牵头单位:县人力社保局;责任单位:县经济信息委、职教中心、县民营经济促进中心)
(四)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能力。
8.着力改善政务环境。持续推广运用“渝快办”,网审平台按时办结率99.5%以上。在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设立综合窗口,推进“一窗综办”,实行“前台综合受理、科室分类办理、大厅统一发证”。用好民营经济促进中心,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推动县级部门信息共享,运用好“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和办理环节,提高协同效率和审批效率。(牵头单位:县行政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县民营经济促进中心,项目审批相关部门)
9.完善招标投标管理服务机制。推进招标投标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招标投标监督智能化水平。加快制定公路、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等领域的标准招标文件,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标准化建设水平。构建全县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申报、认定、发布常态化机制,推动红名单覆盖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招标代理领域。进一步健全公平有效的投诉机制,提高投诉受理处理质量和效率。规范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运行管理,做好咨询解读和宣传推广工作,加快实现“应进必进”。(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县水利局)
(五)降低基础配套使用成本。
10.降低水电气讯房成本。按微利原则,进一步挖潜水电气讯等配套要素降幅空间。深化水价改革,及时制定或调整园区企业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费标准,降低工业用水成本20%以上。加快启动工业园区110KV变电站建设,严格执行降低后的一般工商业电价,用好用活用足直接交易电量、富余电量等政策,引导避峰填谷,减轻用电负担。以云奉巫天然气复线工程通气为契机,扩大行业、企业用气范围和乡镇供区范围,降低用气成本。推动工业用气普遍运用,制定更优惠的工业用气阶梯价格。推动加油加气站LNG改管道气,降低出租车用气成本。加快管道天然气供区外规划,推动公平、汾河等江北未通气乡镇通气,谋划管道天然气过江并向江南乡镇延伸。推进城区老旧天然气管道改造,切实保障用气安全。加快5G基站,重点推进工业园区、企业厂区等区域覆盖,适度减免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资费。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完成三期厂房建设,推动中药材、眼镜科研基地建设,标准厂房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牵头单位:县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生态工业园区、县工业公司、国网重庆奉节供电公司、县三峡风天然气公司、县自来水公司、中国电信奉节分公司、中国移动奉节分公司、中国联通奉节分公司)
11.完善园区生活性配套功能。促进产城融合,推动城市部分功能向草堂场镇和工业园区延伸,开通西部新区经高速至草堂工业园区的城市快巴,引导园区周边利用场镇自建房完善餐饮文娱等配套。完善物流配套设施,建设物流分拣中心和保税仓,建立物流企业联盟协调货源,2023年物流成本下降15%,物流周期缩短20%。(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交通局、县水利局、草堂镇)
三、要素保障推进机制
(一)建立要素保障工作专班机制。成立要素保障工作专班,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设立人才、用地、金融、用能、环境、物流、审批7个要素保障专项小组,建立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协调解决要素保障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各责任单位推进落实。专班名单如下:
召 集 人:胡云清 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召集人:韩璐璘 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生态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刘木平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县政府办公室、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水利局、县商务委、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局、县生态工业园区、县金融服务中心、县民营经济促进中心主要负责人。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发展改革委,由县发展改革委主任王鹏任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办公室主要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要素需求反馈机制。由县民营经济促进中心统筹,由生态工业园区、县经济信息委、投资促进中心、项目主管部门、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本单位管理和招引的企业项目需求收集,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对策”要求,梳理要素需求清单,及时反馈给要素供给部门,并追踪办理情况。
(三)创新服务代办机制。由平台公司组建代办公司全程代办。创新“六个一”服务机制。由要素保障责任主体制定一套攻坚方案,组建一个攻坚专班,绘制一张任务图,梳理一份进度表,修订一本政策包。
(四)强化督查考核机制。县政府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对项目推进不力、要素问题协调解决不及时的进行通报,将要素保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标考核范围。
(五)建立运用后评价机制。项目建成投产后,对项目实际用地量、用水量、能耗、污染物排放等进行评价,建立项目信息库,作为后续评价同类项目要素指标用量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