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委:压实七大举措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日期:2023-02-24

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委切实压实责任,强化七大举措,在全面做好我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力度,切实开展牛羊布病和结核病(简称“两病”)防控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精心安排部署。每年根据市上总体安排,及时拟定春秋防方案,由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制定并下发各乡镇,县农业农村委分别在3月和9月组织县动物疫控中心、县畜牧站、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队和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人召开了防疫工作会,就防疫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二是开展业务技术培训。通过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庆市动物防疫条例》《重庆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重庆市突发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等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着力突出养殖业主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宣传,宣传到场、到户、到人。组织开展动物防疫技术培训工作,2022年共培训800余人次,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是及时组织发放疫苗等防疫物资。2022年全县共组织发放猪口蹄疫疫苗90.2万头份、牛羊用口蹄疫疫苗15.5万头份、小反刍兽疫疫苗(羊瘟)8.08万只份、H5+H7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300.2万毫升、狂犬病疫苗灭活疫苗2.03万只份;组织发放消毒药品11.6 吨、采样器材7800万套、防护用品2146套。

四是开展动物疫情和养殖情况普查。采取临床检查和调查询问等方式,对辖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户)开展拉网式的疫情普查。普查中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口蹄疫、猪瘟、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马传贫、马鼻疽等传染病。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带病牛羊,及时协调多方意见开展无害化处置,严格按规程实施操作,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和应处置动物产品流入市场,有效控制了人蓄共患病疫情,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

五是开展消毒灭源。组织对农村散养畜禽圈舍进春秋行两次集中消毒灭源指导,监督中小养殖场和大型养殖场规范、科学、有效落实定期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减少病源污染。严格落实强制免疫操作各环节的消毒措施,包括对免疫部位、免疫器械及进出养殖场(户)防疫人员的消毒,加强防疫人员自身防护,防止带毒传播和人员感染。检查中发现的养殖场门禁系统不完善、入场消毒设施设备利用率低、场内宠物随意行动、畜禽混养等问题跟养殖场(户)进行了指导和分析利害关系,切实督促整改到位。

六是切实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为全面落实疫病监(检)测计划,我委制定了《关于印发奉节县2022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通知》,落实了散养监管单元和规模场委托检测任务,同时结合采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2022年计划采集畜禽血清样本10480份(其中家禽血清3360份、牛羊血清3820份、猪血清3300份、犬只血清10份),开展血清学监测16238份次(其中H5亚型禽流感监测3360份,H7N9检测3360份,猪、牛、羊口蹄疫监测7120份,猪瘟监测540份,小反兽疫检测900份,布病监测3820份,马鼻疽198份,血吸虫病300份)。合格率均在70%以上。

七是加强督促检查。按县农业农村委既定督导方案,结合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督查,就非洲猪瘟防控、防疫工作、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两病”普查登记、疫病监测等执行情况等兽医工作深入各乡镇进行综合督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