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五马镇地处奉节县西南,距县城约46公里,东邻新民镇,西连青龙镇,北接安坪镇,南靠冯坪乡,下辖厂河1个居民委员会以及安静、王坪、大木、三峡、陈营、干洞、高榜、竹林、天升、樟木、广龙、大竹、杨坪、弘扬、吊楼15个村民委员会, 7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508人。全镇幅员面积163.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9万亩,林地14万余亩,海拔380-1800米,属中亚热带暖湿东南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特色效益农业以油橄榄、油茶、中药材、烟叶、蚕桑、小水果为主。
二、指导思想
按照“扩规模、培基地、树品牌、提档次”的整体思路,以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三、总体思路
根据奉节县提出的“4+3+X”的产业发展格局,根据五马镇实际情况,五马镇镇党委政府提出“两油两叶一烟一药+小水果”的发展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农民产业增收,实现五马镇产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规模、特色、优质为取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墨溪何流域和公板溪和流域对油橄榄、油茶、中药材、烟叶、蚕桑、小水果等主导产业提档升级,采取规模化种植,公司和大户带动,积极引导,将产业做大做强。
四、工作重点
1.油橄榄:五马镇现有油橄榄8000余亩。其中三峡村、高榜村建成油橄榄种植基地各500亩,久源木本油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还与市林科院结对,市林科院派专家到现场指导,提供最新技术,确保油橄榄增产增收。利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大户/适度规模的经营户”、公司示范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在三峡、陈营、王坪、大木等10个村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切实保障农户利益。为搞好产业,提升农户种植油橄榄的技术,五马镇党委利益聘请专家培训一批骨干和大户,骨干和大户指导一般农户的模式,使油橄榄得到长足发展。
2.油茶:奉节县凯威油茶种植有限公司利用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造林工程、退耕还林等项目在五马镇樟木、广龙、杨坪、弘扬、吊楼等村发展油茶种植面积10000余亩。通过农户土地入股、公司提供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形式带动农户发展增收。公司还采取“倒三七、顺三七”模式进行利益分配(“倒三七”为农户土地入股,公司管理,利益公司得七成,农户得三成;“顺三七”为农户土地入股,农户自行管理,利益农户得七成,公司得三成),使农户利益最大化。
3.中药材:五马镇吊楼、陈营、干洞、安静、樟木等村在奉节县山威农业有限公司、奉节县夔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奉节县牧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带动下发展种植大黄、前胡、贝母、八月瓜、葛根等中药材3600余亩。采用订单模式,公司提供种苗,农户种植,公司回收的方式使农户增收。
4.烟叶:五马镇烟叶种植1000余亩,与冯坪烟草站、小治烟草站签订合同,订单种植,由烟草站提供烟叶种苗和技术指导,提供资金建设烤烟房,农户种植并烤干烟叶后回收,使农户增收,效益可观。
5.蚕桑:针对劳动力弱的农户,在部分村种植蚕桑,建立养蚕大棚,每年能够出3季蚕茧。县蚕桑站提供技术支持、祥飞公司负责蚕茧收购,让农户养蚕信心很足。
6.小水果:五马镇小水果种类主要有脆李、猕猴桃、葡萄。其中脆李1200亩,猕猴桃1000亩,葡萄100亩。分别采取公司流转土地种植,农户在基地务工;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等模式,现在脆李、猕猴桃初见成效,葡萄每年供不应求。
五、工作措施
(一)强化科技培训。一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诚请各级专家、技术人员讲学指导,每村培训一名专业的技术骨干,全镇每年培训农民2000人次,让技术能够深入人心,种植得心应手。二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干部、群众、能人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三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加大各级干部培训力度,使他们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
(二)推广集约化经营。一是围绕“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鼓励联户联产、能人大户承包经营,解决一家一户办产业力量薄弱的问题。二是吸引民资、招商引资,鼓励私营企业和能人大户领办、创办农业特色产业,投资兴办特色产业经营实体,完善“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链条,坚持把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整合起来,向特色产业开发集中,形成强大合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三)实施品牌化战略。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抓好油茶、油橄榄等农产品的注册认证,靠品牌占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品牌农产品,加大对外宣传推介,扩大全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能人大户、贩运大户在流通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实行公司化、企业化运作,实现农产品产、供、销良性互动,流通顺畅。同时,采取资金扶持、政策扶持等激励机制,瞄准市场需求和投资热点,创造条件兴办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特色产业发展链条。
(五)健全工作机制。镇上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业、畜牧、林业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协调工作。推行班子成员包保制度,负责所包片区的开发规划制定、产业任务的落实等;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本村特色产业开发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各村特色产业开发规划的制定和任务的落实;各站所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了解市场动态,宣传推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