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1年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民委员会,机关各站(所、室、中心):
为扎实开展好2021年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将《2021年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奉节县夔州街道办事处
2021年6月8日
2021年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奉节县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奉节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的通知》(奉分类办〔2021〕1号)和《奉节县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2021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社区)建设任务的通知》(奉分类办〔202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夔州街道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及减量工作,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整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努力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成效,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构建和完善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体系,采取“源头分类、定点投放、分类收运”模式,扩大居民参与率、增强投放准确率、提高分类减量率,努力把街道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造成示范样板。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为保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成立夔州街道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王 明 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
副组长: 蔡兵才 党工委副书记
周传华 纪工委书记
王爱平 政法书记
杨发刚 街道办副主任
张青茂 街道办副主任
李 红 街道办副主任
肖亚林 党工委组织委员
成员单位:党政办、党建办、财政办、经发办、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公室、综合执法队、文化服务中心、应急办、民政和社区事务办、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各社区的主要负责人、辖区各社会单位、辖区清扫保洁的相关负责人。
(二)工作机构。
1.领导小组办公室
成立夔州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夔州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统筹协调。办公室主任由街道副主任李红同志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宣传培训组、考核督导组、资料台账组四个专项工作组,每组配置2-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垃圾分类具体工作,各村(社区)明确专人负责垃圾分类工作。
2.专项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廖云平
成员: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全体人员
职责:负责各村(社区)及各工作组之间衔接协调工作。
(2)宣传培训组
组长:李迎春
成员:创文办全体人员
职责:负责管委会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事宜和人员培训工作,包含宣传环境布置,学校专题宣传活动,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宣传活动的指导,相关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各级队伍业务培训组织等工作。
(3)考核督导组
组长:冉珍禄
成员:党建办有关人员
职责: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负责街道垃圾分类日常考核督导工作,督导村(社区)、垃圾分类相关责任单位、四支队伍(指导员队伍、巡査员队伍、执法员队伍、监管员队伍)等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见附件:夔州街道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清单)。
(4)资料台账组
组长:陈孝中
成员:环卫所有关人员
职责:建立健全夔州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台账制度,收集整理存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项资料文件、工作台账(包括基础台账、工作台账、问题台账),负责垃圾分类工作各项资料数据报送。
(三)以社区为单位,成立垃圾分类指导员、巡查员、监管员、执法员队伍。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营造宣传氛围。
1.加强媒体宣传。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挖掘亮点进行对外宣传。
2.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利用公交站台、社区宣传栏、电梯广告、户外LED显示屏、城市立面、施工围挡等重要位置设置固定宣传标语、墙画,营造垃圾分类浓厚氛围。
3.引导群众参与。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进企业、进社区(村)、进小区(院坝)“六进”活动,全方位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持续深入开展“敲门行动”,不断提高居民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
4.深化学校垃圾分类教育。在学校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目标。
5.深入开展示范创建。充分发挥示范村(社区)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将创建2个城市社区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创建真武村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同时在辖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酒店、超市等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单位。
6.深化志愿服务。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进村(社区)、宣传宣讲进基层,在村(社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医院等创建一批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示范岗。
(二)完善分类收运处置体系。
1.合理设置分类投放点。根据居民小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和产生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分类投放设施,在有条件的小区新建集中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厢房。整治、规范城区再生资源回收点,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开展“两网融合”服务点建设。
2.完善分类收运设备。通过申请项目,将各类收运车、收集容器配备到位,运输车辆垃圾分类标志标识清楚,确保满足分类收运需求,满足分类运输、暂存条件,并符合密闭、环保、高效的要求。
3. 配合县上加快分类处置设施建设。完成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规模化生物天然气项目建设,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维护好已建成的农村堆肥池,完善有害垃圾处置体系。
(三)分类减量出实效。
1.大力推行“定时投放”。按照“有害单独放、干湿再分开、能卖全卖掉、其他不乱扔”的原则,以“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为标准进行四分类。有序推进居民小区楼层撤桶,逐步在居民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
2.扎实开展“精准指导”。引导居民滤出水分后投放家庭厨余垃圾,单独投放有害垃圾,鼓励出售可回收物。统筹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居民小组长、楼栋长、人社部门公益岗位等人员,每3-4栋楼安排一位桶边督导人员,落实指导员职责。
3.做好建筑垃圾处置。鼓励企业(居民)将砖石瓦块等可再利用建筑垃圾、废旧家具等不可再利用建筑垃圾分运到不同处理场进行处理。
4.减少农村垃圾进城量。村(社区)要落实指导员制度,指导村民进行正确分类投放。充分发挥堆肥池作用,农村厨余垃圾就地堆肥、沤肥、还田处理。
5.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开展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限塑令”专项整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等公共机构带头践行“光盘行动”,积极推行净菜上市。
四、工作要求
1.进一步深化认识。各村(社区)和各科室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指示,把行动真正统一到中央和市、县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部署上来,认真研究和落实属地属事责任,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
2.进一步强化领导。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机制,结合职能职责细化工作目标,完善配套措施,保证工作力量,抓好落实。
3.进一步强化执法。加大对乱倾倒垃圾、混投教育后拒不改正、分类指导员未履行职责等行为的执法力度,通过教育、处罚、和纳入社会诚信体系等方式,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法治保障水平。
4.进一步落实保障。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多元投入、财政保底的经费保障机制。
5.进一步强化考核督导。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党建考核,提高垃圾分类工作在城镇综合管理考核的比重,每季度排名,实行红黄牌奖惩,考核结果与资金挂钩。
附件:1.奉节县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分标准
2.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建设评分标准(试行)
3.奉节县2021年生活垃圾分类乡镇、村(社区)任务表
附件1:
奉节县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
考核内容 |
评分标准 |
1 |
有明确责任人 (10分) |
配备指导员、督导员、管理员、环卫人员;每缺一类人员扣2分,驻城区单位办公室主要落实管理员。 |
2 |
有宣传氛围 (20分) |
1.设置相对固定多样化的公益广告;根据范围按设置情况进行评价,效果好不扣分,较好扣3分。一般扣5分,差扣10分; 2.开展宣传活动(志愿者、院坝会、职工会等);根据图片资料进行评分,未开展扣5分; 3.纳入村(社区)自治公约,未纳入的扣5分。 |
3 |
有分类设施 (30分) |
1.投放点标识规范清楚;无投放标识的扣5分; 2.投放收集点设置合理,杜绝街面摆放,投放设施完备,标识清楚;位置不合理的扣2分,摆放街面的扣5分,设施不完备的扣5分,不完好的扣2分,标识不清楚的扣2分; 3.收运设施完备,标识清楚;标识不清楚的扣2分,标识不干净的扣2分; 4.积分银行常态运行,未常态化运行的扣5分。 |
4 |
有资料记载 (10分) |
1.设置公示栏:有概况、责任人、收集信息、积分办法,每缺一项扣1分,未公示的扣3分。 2.建立台账:①无积分银行运行台账扣3分;②无投放、收集、运输台账扣4分。 3.按县垃圾分类办需报送资料的,报送不及时的扣1分,未报送的扣3分。 |
5 |
有明显效果 (30分) |
1.收运减量,收运未减量的扣10分,保量的扣5分,持续减量的不扣分; 2.精准投放、收运,未定时投运的扣1分,未定点投放的扣2分,垃圾混投的扣5分,混运的扣5分; 3.设施及周边干净,按干净程度进行评价,干净不扣分,一般扣3分,不干净扣5分; 4.城区住宅有序推进楼层拆桶,未拆桶的扣5分,拆除30%以上的扣3分,拆除50%以上的扣1分。 |
6 |
加减分 |
成功创建市级示范街道(示范村、服务志愿岗),考核加10分。 |
信息采用加分。生活垃圾分类信息被国家部委、中央媒体录用的1篇加3分。被市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媒体录用的1篇加2分。 | ||
通报批评、媒体曝光扣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被市级及以上媒体曝光的,1次扣5分。被市级及以上党委政府、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1次扣3分;被县委、县政府通报批评的,1次扣2分。 | ||
注:1.职能部门“两区”占30%,职能工作占70%,按任务完成比例计分。 2.下属单位的考核成绩计到主管单位。 3.夔门、夔州街道农村环境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占30%,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占70%。 |
附件2:
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示范村建设评分标准(试行)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得分标准 |
评价 方法 |
组织推进(15分) |
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组织领导机构、有专人负责组织推进示范工作(5分) |
¨乡镇村均有组织领导机构,乡镇明确有专人负责落实。5分 ¨乡镇村有组织领导机构,行政村明确有专人负责落实。3分 ¨乡镇村有有垃圾分类指导员、桶边督导员。2分 ¨无。0分 |
查看 资料 |
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相关计划或方案(5分) |
¨有专项计划或方案。5分 ¨相关计划或方案中含有示范村建设内容。3分 ¨无。0分 | ||
会议专题部署(5分) |
¨召开村级或村民小组会议部署推动分类示范工作。5分 ¨未召开。0分 | ||
长效机制(15分) |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10分) |
¨有上级或本级资金保障,资金使用合规、合理。10分 ¨有上级或本级资金保障。8分 ¨无资金保障。0分 |
查看资料、现场询问 |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5分) |
¨乡镇村建立了示范村监督检查机制,并实地督促指导示范村建设工作。5分 ¨乡镇建立了示范村监督检查机制。3分 ¨未建立。0分 | ||
技术方法(25分) |
分类收集设施配置完备(4分) |
¨分类收集设施覆盖90%以上的组(社、队)。4分 ¨分类收集设施覆盖70—89%的组(社、队)。3分 ¨分类收集设施覆盖50—69%的组(社、队)。2分 ¨分类收集设施覆盖49%以下的组(社、队)。0分 |
现场查看、现场询问 |
分类收集点设置合理(4分) |
¨有分类收集点,设置地点适宜;收集点中的垃圾分类桶配置合理,方便群众投放垃圾。4分 ¨有分类收集点,设置地点基本适宜;收集点中的分类桶基本合理。3分 ¨有分类收集点。1分 ¨无分类收集点。0分 | ||
分类收集设施设置符合规范(4分) |
¨分类收集设施颜色、标志标识符合相关标准规范。4分 ¨分类收集设施有颜色、标志标识区分,但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2分 ¨分类收集设施无颜色、标志标识区分。0分 | ||
建立可回收物收运体系(4分) |
¨有可回收物回收渠道,村民知晓并使用回收渠道处理可回收物。4分 ¨有可回收物回收渠道。2分 ¨无。0分 | ||
建立厨余垃圾收运处置体系(4分) |
¨有就地处理(或外运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措施,方法、措施合理、符合当地实情,并被村民广泛接受。4分 þ有就地处理(或外运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措施,但处理效果不明显,村民接受度不高。2分 ¨无。0分 | ||
建立其他垃圾收运体系(4分) |
¨其他垃圾以“户集、村收、镇(乡)转运、区域处理”模式进行收运处理。4分 ¨其他垃圾未按“户集、村收、镇(乡)转运、区域处理”模式进行收运处理。0分 |
||
有害垃圾有效收运(1分) |
¨将有害垃圾单独收集,并有相应的有害垃圾储存、运输方法和管理措施的。1分 ¨将有害垃圾归入其他垃圾进行收运的。1分 ¨将有害垃圾单独收集,但没有相应的有害垃圾储存、运输方法和管理措施的。0分 | ||
宣传教育(20分) |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8分) |
¨开展了教育培训,村干部、村党员、村保洁人员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村民知晓垃圾分类常识。8分 ¨开展了教育培训,村干部、村党员、村保洁人员掌握一定垃圾分类知识,村民知晓垃圾分类常识。6分 ¨开展了教育培训,村干部、村党员、村保洁人员、村民知晓垃圾分类常识。4分 ¨未开展教育培训。0分 |
查看资料、询问、问 卷调查 |
有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的村规民约或环境卫生公约(3分) |
¨村规民约或环境卫生公约的内容中有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的内容。3分 ¨没有相关内容。0分 | ||
营造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氛围(5分) |
¨村内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栏、宣传画、宣传标语等较多,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氛围浓厚。5分 ¨村内有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栏、宣传画、宣传标语等,营造有一定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氛围。3分 ¨没有营造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氛围。0分 | ||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4分) |
¨宣传活动经常,形式多样。 4分 ¨开展了宣传活动。2分 ¨未开展宣传活动。0分 | ||
示范成效(25分) |
示范村生活垃圾治理效果(15分) |
¨该指标体现示范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满分15分,采取扣分制进行打分,分值扣完为止。 ¨扣分项目:《重庆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度重庆市城市日常管理工作考评系列标准的通知》(渝城综管办〔2021〕2号)文件中第三方考核评分标准中的“农村环境卫生”考评项目。 ¨扣分标准:上述文件中问题对应项扣分分值乘以系数10。 |
|
村民接受垃圾分类方法和做法(5分) |
¨接受方法和做法,比例为80%以上。5分 ¨接受方法和做法,比例为60~79%。3分 ¨接受方法和做法,比例为50~59%。2分 ¨接受方法和做法,比例为49%以下。0分 |
现场询问、问卷调查 | |
示范经验是否值得推广(5分) |
¨分类效果好,值得在全市推广。5分 ¨分类效果较好,值得在本区县推广。4分 ¨分类效果一般,尚不具备推广条件的。2分 ¨分类方法(做法)不切实际,不值得推广。0分 |
专家 评价 |
结果运用:
1. 评价得分85~100分,命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
2. 评价得分60~84分,保留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资格;
3. 评价得分59分以下,取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资格。
附件3:
奉节县2021年生活垃圾分类乡镇、村(社区)任务表
责任单位 |
任务 |
完成时限 |
乡镇、街道 |
建立本行政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机制、实施方案。 |
6月30日前 |
建立本行政区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方案并有效执行。 |
6月30日前 | |
建立本行政区生活垃圾资金保障机制并执行到位。 |
6月30日前 | |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相关计划或方案。 |
6月30日前 | |
建立示范村监督检查机制,并实地督促指导示范村建设工作。 |
6月30日前 | |
辖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5处以上公益广告宣传垃圾分类。 |
6月30日前 | |
引导居民对家庭厨余垃圾滤出水分后投放,单独投放有害垃圾,鼓励出售可回收物。 |
长期 | |
开展教育培训,村干部、村党员、村指导员、村保洁人员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村民知晓垃圾分类常识。 |
长期 | |
每月开展3-5次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进企业、进社区(村)、进小区(院坝)“六进”活动,全方位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
长期 | |
开展辖区所有居民“再敲门行动”,印制发放“两书一册”(垃圾分类告知书、承诺书、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 |
6月30日前 | |
各街道、乡镇每月向县分类办报送4条以上生活垃圾分类主题信息。 |
长期 | |
村(社区) |
召开村级或村民小组会议部署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
6月30日前 |
村民集中居住点合理设置分类投放点,投放点收集容器标识准确、公示栏内容齐全。 |
6月30日前 | |
示范村分类收集设施覆盖90%以上的组(社、队)。 |
6月30日前 | |
村内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栏、宣传画、宣传标语等较多,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氛围浓厚。 |
6月30日前 | |
每处集中居住点配备1名以上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引导居民规范投放。 |
6月30日前 | |
分类收集设施颜色、标志标识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
6月30日前 | |
有可回收物回收渠道,村民知晓并使用回收渠道处理可回收物。 |
6月30日前 | |
有就地处理(或外运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措施,方法、措施合理,符合当地实情,并被村民广泛接受。 |
长期 | |
有害垃圾单独收集,并有相应的有害垃圾储存、运输方法和管理措施的。 |
长期 | |
村规民约或环境卫生公约的内容中有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的内容。 |
6月30日前 | |
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经常,形式多样。 |
长期 | |
生活垃圾治理效果较好。 |
长期 | |
村民接受垃圾分类方法和做法比例为80%以上。 |
长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