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2360086581307/2023-00126
[ 发文字号 ]
奉节府办议函〔2023〕165号
[ 主题分类 ]
信访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奉节县政府办公室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3-06-19
[ 发布日期 ]
2023-08-09
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215号提案的复函

奉节府办议函〔2023165

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县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215号提案的复函

刘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从快化解和稳控信访案事件的建议》提案(第215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和办理,现答复如下:

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好用好“大调解”工作体系,扎实推进“治重化积”,深入实施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清零和来信来访减量行动,推行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等制度,不断提高信访工作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我县建立健全信访矛盾纠纷闭环工作机制,抓实重点源头防范、重点问题化解、重点人员管控“三重点”、加强法治保障、基础保障、队伍保障“三保障”、强化提升工作认识、提升化解质效、提升责任落实“三提升”,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正如您《建议》所分析的,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当前基层政府落实信访属地管理责任不到位,基层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意识不强,一线党员干部消除潜在信访举报的担当不足。您提出的“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强化领导接访吸附;细化矛盾隐患排查;深化疏导稳控责任;优化信息预警研判;新信访评理机制”等建议切合实际,也很合理,均应采纳。为此,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集中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一是严格频次要求。5至10月集中开展期间,全体市管领导、县级各部门、各人民群团领导班子成员至少下访接访群众6次;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每周下访接访群众;其他时间常态化开展下访接访。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作为,主动到信访问题多、矛盾突出、工作滞后的地方下访接访。三是宣传引导群众。深入开展《信访工作条例》落实年活动,推进《条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加强思想引导和政策法律宣讲。四是有效化解问题。对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实行全面遍访,掌握真实诉求,落实领导包案,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闭环管理化解问题。五是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学习宣传,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六是改进工作作风。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

二、常态化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一是完善常态机制,坚持定期集中排查、集中交办信访积案,逐案跟踪督导化解。二是落实领导包案,凡中央、市级信访联席办交办和涉及人员多、化解难度大、已进京走访的信访案件,全部纳入市管领导干部包案范围,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包最难最复杂信访积案。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资源力量整合,强化上下联动,落实“三跨三分离”案件“捆绑”责任制,合力攻坚化解积案难案;坚持“系统抓、抓系统”,着力从政策层面批量解决群体性遗留问题。四是强化预警调度,县信访稳定联合调度中心24小时备勤,与公安部门等技术、人力、信息联动,第一时间将收集掌握的重点人员涉稳预警信息交办给所涉部门、乡镇,及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防止人员脱管失控。五是加强帮扶救助,加强人文关怀,通过帮扶救助等方式妥善解决信访群众实际困难。

三、开展信访问题治理三年攻坚行动。一是建立信访问题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三张清单”,推动确保群众信访问题发生得少、信访事项解决得好、信访风险控制得住。二是健全信访矛盾常态排查机制,深化“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坚持“三排一单”矛盾风险排查管理机制,早发现、早化解矛盾风险。三是健全信访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推进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拓宽第三方参与信访矛盾化解的制度化渠道,积极推动信访矛盾多元化解。四是健全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机制,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严格落实信访事项首接首办责任,强化“接诉即办”,切实提升一次性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五是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规范评估程序,加强评估结果运用和决策实施跟踪,筑牢决策源头矛盾防线。六是健全进京重访和违法上访常态治理机制,健全每月通报、领导包案、重点约谈等机制,综合手段促化解,常态开展“违法上访、非法维权”专项治理,维护依法理性有序的信访工作秩序。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复函已经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肖洪波审签。请在评分表上对办理工作和办理结果评分,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