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县政府印发《奉节县“十四五”建成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规划》起草背景及政策依据
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市城管局安排部署,对标对表《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奉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奉节县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重庆市户外广告设置规范》(CG 028-2019)《重庆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试行)》(2006)《重庆市户外招牌设置规范》(CG 031-2019)等上位规划及相关规范,我县委托重庆同丰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自《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经过前期调研、集中编制、征求意见等阶段,于2022年3月10日,经第十八届县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会议精神再次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奉节县“十四五”建成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送审稿)》。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送审稿)》按照奉节建成区“两心三片四组团”的总体布局结构进行户外广告总体设置布局。形成以西部新区功能拓展组团、三马山综合配套组团(三马山至朱衣片区)为城市核心,以宝塔坪旅游服务组团(宝塔片区)、酒溜居住拓展组团(酒溜片区)为分中心;以城市东西向综合景观轴及城市滨江景观形象展示轴为轴线;以人民广场城市商业中心以及西部新区时代都荟为商业核心,以城市窗口地区与商业区为重要节点的户外广告空间布局形式,打造“两轴两心四片多点”的总体规划格局。
(一)户外广告设置分区控制
将规划区划分为户外广告开放设置区、户外广告一般控制设置区、户外广告严格控制设置区和户外广告禁止设置区,并分区控制。
1、户外广告开放设置区
积极鼓励设置各类户外广告,可设置招牌类广告及公共设施广告;可在临街商业、商务建筑楼体设置附着式广告。户外广告应形式多样、艺术性强,应白天美化、夜晚亮化,应档次高、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环保节能并体现城市的繁华景象和商业活动的多样性,促进人们的消费意识。
2、户外广告一般控制设置区
一般控制设置区是广告设置的一般区域,也是奉节建成区户外广告分布最广泛的区域。该区域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户外广告,但是要进行一定的限制,在该类区域要强调广告的韵律感和协调感,不能设置光源闪烁、有声广告,以免会对居民生活、交通安全等造成干扰。
3、户外广告严格控制设置区
严格控制设置区户外广告的作用相对较弱,广告的设置一般以控制为主,因此,其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内容以控制引导为主。可设置一定数量的广告,具体设置要求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执行。
4、户外广告禁止设置区域
禁止设置区不宜设置除招牌类广告之外的其他任何商业广告,鼓励根据用地性质设置公益广告,但应突出宣传奉节的城市魅力与城市特色,而且需对其选址及尺度予以审批。
(二)发展策略
1、建立完善的户外广告管理机制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逐步加强对户外广告设施的管理力度和经营权,形成一套设计——评估——审批——施工——验收——维护的管理体系;完善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法律、法规,合理引导户外城市广告设施健康有序地发展。
2、建立特色鲜明的户外广告整治模式
户外广告的设置应体现不同街区的特色、可识别性。
3、采用多种整治手段
针对城市建成区户外广告的现状,结合其他城市相关经验,规划确定城市建成区户外广告主要以整治改造为主,逐步拆除违章违规广告、更新陈旧或破损的广告、新建广告鼓励采用高科技、信息量大的广告形式。
(三)户外广告整治重点
1、整治大型立柱式户外广告牌
建成区范围内,无规划、城管设置手续或设置手续超期的大型立柱式户外广告牌要依法予以拆除。
2、整治楼道(屋)顶广告、墙体广告、立式平面广告等大型广告牌
没有办理规划设置手续或者规划设置手续超期的,要依法拆除。陈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城市容貌的,要依法拆除或者整改。符合设置条件的,需经过严格审批或招、拍、挂处理。
3、整治交通标志广告、路灯杆广告、公交站牌广告等
不符合规划设置要求的,要依法拆除(清除)或者整改。没有办理规划设置手续或规划设置手续超期的,要依法拆除。
4、整治沿街门头招牌
按照“一店一牌、统一设置位置、统一设置高度、统一设置标准”的要求,整治道路两侧的门头招牌。
5、整治小立柱广告牌、活动式广告牌等
主要道路连接线两侧绿化带外侧以内私设乱摆的广告牌(包括实物广告)全部清理完毕。
6、整治临时性宣传广告和乱贴乱画
城区内主次干道无乱贴乱画、无擅自设置的临时性宣传广告。
(四)保障措施
1、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
加强广告管理审批机构力量,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和分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2、用政策力促新技术的应用
加快建立广告管理信息数据库,提倡数字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对广告设计、开发市场的培养,鼓励广告公司开发户外广告新媒体,使用新材料、新技术。
3、依法规范管理行为
对全县的户外广告进行分期、分段地清理整顿,实行户外广告后期跟踪管理。建立健全户外广告监测网络,扩大监控渠道。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全社会的户外广告监督网络。及时查处户外广告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