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政策解读
《奉节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是奉节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配套文件,致力针对性解决我县教育改革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努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公平,不断推动县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就《措施》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一)起草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市、县关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奉节教育质量大提升,发展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县出台《奉节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并在奉节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期间进行了解读和发布。
(二)主要依据。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战略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国家出台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和市上出台的《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及其实施方案、《重庆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供了上位支撑。
(三)起草过程。县教委牵头初拟了《奉节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形成《措施(初稿)》后通过OA系统征求了各乡镇(街道)以及相关单位意见。8月21日,县政府召集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社等10余个单位,组织开展座谈讨论。8月28日,第十八届县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审议了《奉节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送审稿)》,县教委根据会议要求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奉节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审议稿)》。
二、发展目标
通过抓党建、促改革、强队伍、提保障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到2027年,实现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高中形成“龙头学校引领带动、三驾马车协同并进”的发展局面,高考特殊资格线上线率和“双一流”高校上线率位列渝东北前三,职业教育库区领先,教育满意度排名保持全市前三。
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该文件共从五个方面细化了22条具体举措。
第一个方面,聚焦党的建设,着力加强党建引领示范。主要是打造党建示范点,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和创建清廉学校试点示范校。培养党员带头人,打造教育系统“书记上党课、党员强党性”品牌。
第二个方面,聚焦改革求变,着力构建现代办学体系。主要是通过鼓励支持综合改革,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鼓励支持开放合作,引进重庆市人民小学等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办学模式改革,培育5个优质中学教育集团,6个优质小学教育集团,3个优质学前教育集团。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建立首批县级实验学校15所,培育市、县级示范校3-5所。改革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完成职教中心二期扩建工程,创建国家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筹建高等职业学院。
第三个方面,聚焦立德树人,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是坚持“五育并举”,争创国家级、市级德育特色和品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在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低于渝东北平均水平。以夔州诗词文化为重点,切实加强乡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积极性。积极推进科技教育,力争每年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提名奖达到50人以上。
第四个方面,聚焦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优秀师资力量。主要是通过打造“名校长”队伍,到2027年,创建市级名校长工作室5个。打造“名班主任”队伍,到2027年,争创市级班主任工作室3个,建设县级班主任工作室10个。打造“名师”队伍,到2027年,培养市级骨干教师200名、名师30名,争取建设市级名师工作室3个;培养县级骨干教师600名、夔州名师30名,建设名师工作室30个。评选为市县级名师、骨干教师后在县内教育服务期满5年方可申请调出县外,市级及以上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获奖后在县内教育服务期满 3 年方可申请调出县外。
第五个方面,聚焦发展基础,着力提升教育保障水平。主要是通过强化统筹支持,教育非税收入全额用于教育事业,高中学校非税收入全额拨付到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做大县教育基金会,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强化经费保障,县财政每年设立1000-150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建设资金,按全县教师工资总额2.5%的标准预算教师培训经费。强化评比奖励,每年组织一次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评比奖励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优秀校(园)长、优秀教师等,在集中发放的绩效工资中拿出30%经费由单位分配,用于工作量、教学成果等考核。强化人才服务,重点高中每年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50名,提供人才公寓或1-3万元住房补贴,并提前一年招聘后送名校跟岗培训。强化科研支持,获评国家级、省市级的名校长(骨干校长、卓越校长),给予3-5万元教育科研经费支持。获评市级学科名师、“夔州名师”给予1-3万元教科研经费支持。强化名师关怀,市级学科名师、“夔州名师”本人,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县级优质课第一名且教学质量监测全县第一名的教师本人可调入城区工作,其配偶可商调到县内就近单位。强化资源配置,主动适应人口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着力推动教育资源和学生向城区和中心乡镇集中。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县级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
二是加强协调协同。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认真履行教育职责,及时认领工作任务,积极主动支持教育事业。
三是加强督促落实。联席会议办公室加强对重要工作任务及相关议定事项的督促落实,及时向各相关单位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各成员单位的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纳入年终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