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2022年
[ 索引号 ]
115002360086581307/2022-00097
[ 发文字号 ]
奉节府办发〔2022〕48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奉节县政府办公室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05-09
[ 发布日期 ]
2022-05-10
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奉节县“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奉节县“科技创新赋能”工程

实施方案的通知

奉节府办发〔2022〕48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奉节县“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奉节县“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特制定“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主要目标

——全面深化巩固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成果。围绕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监管等领域发力,打造成为全市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样板,为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长江大保护”“两山论”等国家战略找到落脚点、突破口、体验地。

——数字经济全面发展。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数字产业园区建设取得实效,新兴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基本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建成渝东北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全县GDP比重超过1%;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不低于2%;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件;科技型企业达到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

——科技创新支撑产业作用增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关键技术支撑布局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建成科技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全国样板;启动建设中国柑橘奉节大数据中心,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建成县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及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

——民生科技明显进步。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巩固“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成果。

1.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供给。围绕水环境保护、库区消落带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固体废物资源化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引进推广一批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鼓励建立专业化的生态环境技术专业机构,引导企业增强环保意识,提升环保、新能源等绿色环保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加大生态环保科技应用示范。

2. 提升生态环境自动监测能力。整合优化水、大气、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断面,建成草堂河黄莲村、梅溪河罗汉大桥、长江天鹅村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3. 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形成“一套标准、一张表单、一套数据”,为决策监管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数据服务。大力推广应用移动执法系统,使用无人机、无人船、卫星遥感、用电量监控等智能化手段,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

4. 推动固废精细化综合管理和危废全过程安全管控。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及数据图谱等技术,集危废管理、移动电子联单、转移过程GIS及GPS监控、危废视频监控、预警中心、危废大数据分析决策等应用于一体,打造“无废奉节”信息化平台,建立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产生种类和数量的动态监管机制,构建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到处置环节的全过程环境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实现精细化、全过程监管。

5. 强化节能环保科技支撑。围绕我县重点节能环保治理领域,强化技术支撑,培育专业节能环保服务机构,构建集评估、咨询、检测、设计、运营等于一体的节能环保服务产业体系。培育发展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第三方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等节能环保新业态,促进节能减排。引导建材、清洁能源企业协同开展城市及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

(二)发展数字产业。

6. 夯实数字经济新基础。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深入实施“光网·奉节”工程,推进5G网络建设,实现全县域5G网络连续覆盖。建设5G基站2525个、通讯传输光缆6300千米、光网络端口19万个。加快推进千兆光网覆盖和升级工程,建成移动网、固网“双千兆县城”。推动IPv6规模部署,形成全县范围的IPv6覆盖能力。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能级。

7. 建设低碳数字产业园。综合商会大厦、能源大厦、职教中心、高铁生态城建设低碳数字产业园,大力发展数据处理、软件信息、数字内容、服务贸易等大数据产业,打造数据加工产业楼宇、大数据产业实训基地、信创产业配套服务区、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试验区、互联网新兴产业聚集区、生活配套服务区,打造低碳街区,规划低碳路政设施、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废弃物处置、低碳水循环。到2025年,建成30万平方米大数据产业楼宇,2平方公里聚集区,引进培育大数据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个,形成吸引从业人员5000人、产值50亿的区域性大数据产业高地。出台数字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加大对低碳数字产业园建设阶段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产业、创新、人才等方面的财政资金保障。加强用地保障,设立建设用地、建设项目选址等手续报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8.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好企业科技投入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集聚具有引领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综合研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到2025年,科技型企业达到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

9. 搭建创新创业载体。加强专业化高水平的创新创业综合载体建设,完善创业服务功能,形成高效便捷的创业孵化体系。积极创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的高质量孵化体系。到2025年,创新平台达到70个以上。

10. 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举办校(院)地、校(院)企对接活动,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引才,积极邀请高校专家到奉节相关企业调研交流,寻求合作渠道,推动合作向纵深开展。发挥县乡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现有技术人员的骨干作用,引进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涉农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农村科技服务,每年不少于50人。实施农村能人培训计划,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能手服务队伍。

11.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吸引更多技术、人才、成果、金融等创新要素向奉节集聚。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件。充分发挥县级技术合同登记站作用,强化对技术市场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每年完成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1000万元以上。

12. 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开展奉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选,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讲解大赛”“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全国科普日”等主题品牌科普活动。推进科技馆完工并投用。

(四)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13. 发展智慧农业。围绕脐橙、木本油料、蚕桑、中药材、生猪等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推广应用集农业遥感、精准控制、远程诊断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精准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农业物联网、农业监测预警云平台,实现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47.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达93%以上,建成智慧农业示范点50个,益农信息站点379个。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

14. 发展智慧脐橙。建成奉节脐橙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三峡柑橘大数据中心。按照“道路系统便民化、作业生产机械化、水肥灌溉自动化、过程管理信息化、园区休闲景观化、经营组织实体化”,打造“草堂欧营智慧脐橙园、白帝坪上多彩脐橙园、安坪藕塘脐橙机械化示范园、河水脐橙科研园”等4个脐橙精品园,采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现代信息手段,建设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脐橙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构建产业园脐橙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奉节县脐橙产业协会、“两品一标”认证企业上线使用追溯管理平台。

15. 发展智慧文旅。依托奉节文旅资源,以5G移动网络和数字网络为基础信息网络,综合利用GIS、LBS、物联网、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等相关技术,深入挖掘诗词文化、三国文化、江峡文化遗产、八阵遗迹遗址、平安游击等文化资源,利用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各类虚实结合的创新场景。开发智慧旅游一站式平台。到2022年底建成1个智慧旅游景区,2025年底建成2个智慧旅游景区。

(五)科技支撑民生发展。

16. 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建设新一代智慧交通服务体系,构建智慧交通“一中心、六系统”。做到全面监控、资源共享、智能决策、便捷服务,用智慧手段打造畅通的交通环境。2022年建成“一中心、一系统”:依托城市智能中枢,打造交通领域大数据资源中心,整合交通行业全时空、全要素信息,完善交通信息资源目录建设,初步建成智慧交通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实现交通信息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出行行程预定、路径一键规划、公共交通无缝衔接、费用一键支付等功能。2025年建成“一中心、六系统”智慧交通管理服务体系,六系统即: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交通运行监控管理系统、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交通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

17. 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构建具有奉节区域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变革教与学方式,加快校园数字化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改造学校校园网络,所有学校完成光纤化接入,真正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2022年“宽带网络校校通”建成率达到100%,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率达到100%;实施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试点工作,综合运用智能感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感知校园物理环境,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特征的智慧校园,2022年建成智慧校园试点学校10所,2025年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50%。

18. 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完善覆盖全县卫生系统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对现有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升级,完善平台基础服务和应用支撑服务,完善平台应用功能,提升平台数据利用能力,建立一个开放的、标准的、统一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医院信息化体系,打造互联网医院,包括升级HIS系统、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智慧就诊与支付系统、安全设施等,打造互联网医院。2025年,县人民医院建成四级智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五级水平,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达到四级甲等水平;县中医院建成三级智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五级水平,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达到四级甲等水平。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牵头单位、配合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良好环境,营造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社会氛围。

(二)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财政科技投入的保障机制,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加强财政投入和创新发展需求衔接,确保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只增不减。加强财政资金和金融手段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资金资助、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全县信息化项目管理,对项目审批、建设运维、资金拨付、验收等流程进行统一管理,促进信息化项目集约建设和资源共享利用。各单位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首先需按要求提前向县大数据发展局提交项目建设申请,经必要性、可行性等评审通过的项目才可进入其他流程阶段。

(四)强化工作考核“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工作任务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各单位要依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强化本单位科技创新部署,牵头单位要围绕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主动协调联系对接各配合单位,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能职责积极配合,制定详细的工作推进计划和有效措施,按照时间节点如期完成各项任务

  

附件:“科技创新赋能”工程任务分解表


附件

“科技创新赋能”工程任务分解表

序号

工作任务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完成时限

1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引进推广一批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鼓励建立专业化的生态环境技术专业机构。

县生态

环境局


202512月底

2

建成草堂河黄莲村、梅溪河罗汉大桥、长江天鹅村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县生态

环境局


202512月底

3

建设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推广应用移动执法系统。

县生态

环境局


202512月底

4

打造“无废奉节”信息化平台,构建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到处置环节的全过程环境风险监测预警网络。

县生态

环境局


202512月底

5

培育专业节能环保服务机构。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业态。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

县生态

环境局


202512月底

6

深入实施“光网奉节”工程,推进5G网络建设,实现全县域5G网络连续覆盖。建设5G基站2525个、通讯传输光缆6300千米、光网络端口19万个。加快推进千兆光网覆盖和升级工程,建成移动网、固网“双千兆县城”。推动IPv6规模部署,形成全县范围的IPv6覆盖能力。

县经济

信息委

中国电信奉节分公司、中国移动奉节分公司、中国联通奉节分公司、中国铁塔奉节分公司、广电网络奉节分公司

202512月底

7

启动建设30万平方米大数据产业楼宇、2平方公里聚集区。

县发展

改革委

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县国资管理中心、

县科技局

202512月底

8

引进培育大数据企业100家(县科技局引进培育15家、县投资促进中心引进培育15家,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县文化旅游委、县林业局、生态工业园区各引进培育1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县科技局引进培育2家,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县文化旅游委、县林业局、县投资促进中心、生态工业园区各引进培育1家)、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个(县经济信息委培育)。

县发展改革委、县科技局、县经济信息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县文化旅游委、县林业局、县投资促进中心、生态工业园区


202512月底

9

吸引大数据产业从业人员5000人。

县人力

社保局


202512月底

10

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不低于2%

县财政局


202512月底

1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20%(县经济信息委);一级建筑业企业R&D经费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20%(县住房城乡建委);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R&D经费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20%(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文化旅游委、县国资管理中心)

县科技局

县经济信息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文化旅游委、县国资管理中心

以系统规定时间为准

1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R&D经费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25%(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农业农村委、县脐橙产业发展中心、县气象局);转制为企业的研究机构R&D经费支出占科技活动支出比值不低于30%(县住房城乡建委)

县科技局

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农业农村委、县脐橙产业发展中心、县气象局

以系统规定时间为准

13

2022年各街道新培育科技型企业5家,考核组一类乡镇(除街道以外)新培育科技型企业3家,考核组二类乡镇新培育科技型企业2家。20232025年各街道新培育科技型企业5家,考核组一类乡镇(除街道以外)新培育科技型企业4家,考核组二类乡镇新培育科技型企业3家。

县科技局

各乡镇(街道)

每年12月底

14

每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5家。

县科技局

县经济信息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局、生态

工业园区

每年12月底

15

每年培育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个以上

县经济

信息委

生态工业园区

12月底

16

争创“油橄榄”市级星创天地。

林业局

科技局

202312月底

17

创建智能蚕桑国家级星创天地。

县林业局

县科技局

202512月底

18

成立柑橘国家岗位科学家工作室。

县脐橙

产业中心


202212月底

19

至少建设1科技小院

县科协

县农业农村委、县林业局、县脐橙产业中心、县科技局

202512月底

20

至少打造1个全县学校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县教委

县财政局、县发展

改革委

202512月底

21

打造奉节夔门创业园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县人力

社保局

县科技局

202412月底

22

打造奉节电子商务市级众创空间。

县商务委

县科技局

202312月底

23

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建成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5个。

县农业

农村委

县脐橙产业中心、

县科技局、县林业局

202212月底

24

争创奉节黑牛市级星创天地。

县农业

农村委

县科技局

202412月底

25

创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县生态

环境局

县科协、县文化

旅游委、县科技局

202512月底

26

每年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50名以上。

县科技局

县农业农村委、县林业局、县脐橙产业中心、县经济信息委各乡镇(街道)

12月底

27

每年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县内干部中选派5名以上优秀科技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

县科技局

县委组织部、县人力

社保局,有关行业

主管部门

12月底

28

开展奉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次。

县科协

县教委、团县委、县科技局、县人力社保局

12月底

29

专业化精准化培训致富带头人350个。

县农业

农村委

各乡镇(街道)

202512月底

30

完成智能蚕业及配套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

县林业局

科技局

202511月底

31

完成三峡美食-奉节腊肉及盬子鸡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县商务委

县科技局

202611月底

32

完成优质肉牛种质创新项目。

县农业

农村委

县科技局

202412月底

33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件。

县市场

监管局

县科技局、县经济信息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县文化旅游委、县卫生健康委、县林业局、生态工业园区各乡镇(街道)

202512月底

34

每年完成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1000万元以上。

县科技局

县农业农村委、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委、县经济信息委

12月底

35

每年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品牌科普活动。

县委宣传部

文化旅游委、县科技局、县教委、县卫生

健康委

每年12月底

36

每年开展科普讲解大赛”“科技活动周等主题科普活动2次以上。

县科技局

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

12月底

37

每年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科普活动3次以上

县科协

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

12月底

38

科技馆完工并投用。

县科协

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委、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委

202212月底

39

开展农田宜机化示范改造面积5万亩,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48万亩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打造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3个。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个,实施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种植20万亩。

县农业

农村委

各乡镇(街道)

202512月底

40

建设农业物联网、农业监测预警云平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47.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达93%以上,建成智慧农业示范点50个,益农信息站点379个。

县农业

农村委

县林业局、县脐橙产业中心,各乡镇

202512月底

41

建成奉节脐橙产业大数据平台。

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县脐橙产业中心


202512月底

42

建设中国柑橘奉节大数据中心。

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县脐橙产业中心


202512月底

43

打造“草堂欧营智慧脐橙园、白帝坪上多彩脐橙园、安坪藕塘脐橙机械化示范园、河水脐橙科研园”等4个脐橙精品园。

县农业农村委、县脐橙产业中心


202512月底

44

构建产业园脐橙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县脐橙产业中心


202512月底

45

开发智慧旅游一站式平台。完成1个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县文化

旅游委

重庆赤甲集团

202212月底

46

完成2个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县文化

旅游委

重庆赤甲集团

202512月底

47

建设新一代智慧交通服务体系,构建智慧交通“一中心、六系统”。2022年建成“一中心、一系统”。

县交通


202212月底

48

建成“一中心、六系统”。

县交通


202512月底

49

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 “宽带网络校校通”建成率达到100%,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率达到100%。实施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试点工作,建成智慧校园试点学校10所。

县教委


202212月底

50

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50%

县教委


202512月底

51

升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造互联网医院。县人民医院建成四级智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五级水平,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达到四级甲等水平;县中医院建成三级智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五级水平,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达到四级甲等水平。

县卫生健康委、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


202512月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