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 “奉节好味·百碗千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奉节府办发〔2022〕12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奉节好味·百碗千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奉节好味·百碗千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23—2025年)
为深入挖掘我县美食资源、传承美食文化,推动美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美食文化守正创新,唱响“奉上好品”品牌,打造“奉节好味·百碗千盘”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美食品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兴业兴城、强县富民”发展机遇,紧抓商文旅体融合新契机,提升国家美食地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创新发展”的原则,把生态绿色产品转化成金山银山,大力挖掘美食文化内涵,做实做强“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品牌,为建设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将奉节建成餐饮业态发展协调、美食品牌美誉度高、美食消费环境优越、产业联动发展效益明显的现代化创意美食之城。形成奉节美食行业高度发达、地方烹饪技艺独特、食品产业分布广泛的“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品牌。打造美食街区5条,餐饮名店30家,创新特色菜品100余道,形成三峡库区美食节会区域公共品牌。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品牌竞争力。
1.开展特色美食标准建设。聚焦奉节餐饮美食文化历史,挖掘、整理、征集美食品种,制定盬子鸡、毛铁腊肉、锅炸等具有奉节传统特色菜品的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保护、发扬搭搭面、斑鸠叶凉粉等特色小吃的传统工艺。(牵头单位:县商务委,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2.推动美食融合升级。以“万达广场”为核心区,滨江沿岸为重点,引入国内特色美食菜系,吸引国内著名餐饮企业(品牌)在奉开设直营连锁门店,形成餐饮品牌聚集高地。丰富特色菜系味型和种类,开发营养健康、绿色环保的美食新品;开发江湖菜系列菜品,引领渝东北片区江湖菜发展潮流;加强土菜和传统名小吃保护传承,形成以本土菜系为特色、融合菜系和风味小吃为补充的本土美食菜系。到2025年,新认定巴渝特色名店、巴渝特色餐饮店、巴渝名菜、巴渝名小吃各10个。(牵头单位:县商务委,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委、县市场监管局、餐饮协〔商〕会)
3.传承弘扬本土美食文化。结合江湖菜、土菜等美食特色,融合峡江文化、三国文化、诗词文化,深挖“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文化内涵,讲好盬子鸡等奉节美食文化故事。形成“奉节好味·百碗千盘”一桌美食盛宴、一张美食地图、一本美食图书、一首美食歌曲、一份美食榜单、一群美食达人,广泛开展“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文化传播行动。(牵头单位:县文化旅游委,县商务委,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有关乡镇)
4.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开展“奉节好味·百碗千盘”优质美食品牌企业评选活动,并纳入特色旅游接待单位。整合利用各大展会、美食节、十佳美食评选等活动,开展“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人文交流。(牵头单位:县商务委,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委、县市场监管局、有关乡镇〔街道〕)
5.强化品牌管理。以“奉节好味·百碗千盘”为主题IP,打造“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品牌,设计“奉节好味·百碗千盘”品牌视觉系统,统一准入机制、品牌管理标准和品牌形象体系,包括LOGO、色彩、衍生用品、文创产品等。(牵头单位:县商务委、县文化旅游委,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二)加快推动“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载体建设。
6.培育美食消费集聚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以投资新建、改造提升等形式,将兴隆镇、白帝镇、竹园镇等乡镇建成以美食研发、培训、交流、体验等为主题的“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特色旅游小镇;完善海成商圈、环彬江城、天佑公园城等街区配套设施,建成“奉节好味·百碗千盘”文旅美食消费集聚区;培育30个左右“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特色美食店。(牵头单位:县商务委,县文化旅游委、有关乡镇,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委)
7.打造特色美食街区。抢抓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兴业兴城、强县富民”发展机遇,提档升级不夜城,建设夔门印像市级美食街区,打造星光美岸至滨湖上院沿江路段特色烧烤街,汇集国内特色风味美食,展示奉节地方特色美食。(牵头单位:县商务委,责任单位:县城管局,有关街道)
8.培育特色美食地标。支持餐饮企业(品牌)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网红美食地标。推动飞洋·万汇中心向场景化、智能化转型,新建改造一批特色美食主题乐园,打造夜间消费拓展区。围绕“一江一河”和城市商圈资源体系,构建核心引领、示范带动、集聚发展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加强夜间消费产业规划,在迎宾、步云、明良社区试点打造不夜奉节城,在夔门印像街区打造夜间消费核心示范区。在南滨路沿长江岸线设立集摄影、观景、娱乐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到2025年,打造特色美食地标5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商务委,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委、县市场监管局、县城管局)
(三)大力实施“奉节好味·百碗千盘”市场主体培育。
9.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国有闲置资产通过免租、减租等方式,助力餐饮企业提档升级。孵化培育餐饮龙头企业,鼓励建设原辅料种植养殖基地、加工配送中心和连锁经营网点,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争创绿色饭店、钻级酒家、重庆老字号等品牌。到2025年,绿色饭店达到5家、钻级酒家实现0突破、星级农家乐超过150家,新认定餐饮老字号2家以上。(牵头单位:县商务委,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委、县国资管理中心、重庆赤甲集团)
10.持续引进国内知名餐饮企业。依托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通过以展招商、以资招商、线上“云招商”等模式,引进各地知名餐饮企业(品牌)在奉开设直营连锁店。到2025年,累计引进知名餐饮企业(品牌)10家以上。(牵头单位:县商务委)
11.推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传统餐饮企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端交付等新技术,发展智慧餐厅、餐饮外卖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餐饮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支持企业结合B2B、B2C、C2M等发展社交电商及“粉丝”经济、直播带货等,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县商务委)
(四)加速推动“奉节好味·百碗千盘”服务质量提升。
12.提高美食服务质量标准。实施标准化战略,全面贯彻餐饮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鼓励住餐协会、餐饮商会、餐饮企业制定《奉节县餐饮行业服务标准》,从食材选用、制作流程、加工工艺、口味口感、安全卫生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形成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引导培育一批“奉节好味·百碗千盘”放心消费场所和食材供应场所,打响“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品牌。(牵头单位:县商务委,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有关乡镇〔街道〕、餐饮协〔商〕会)
13.开展美食服务规范培训。鼓励在县职教中心增设餐饮类专业,开展餐饮服务质量标准、规范培训。依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计划,开展专业工种技能竞赛、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培育一批具有优秀服务技能的大师、能工巧匠、服务能手和技术标兵,建立完善政府、职业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多方参与的服务质量提升培训体系。每年培训从业人员数不低于500人。(牵头单位:县人力社保局,责任单位:县教委、县职教中心)
14.大力实施美食人才培养。创建“夔府宴”专家研发团队,精选3-5位专家代表通过多种方式“走出去、引进来”。支持住餐协会、餐饮商会定期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外出学习考察、参加行业交流;支持住餐协会、餐饮商会、品牌企业打造专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参加培训班、国家级(市级、县级)工种大赛等方式,每年为行业输出一批专业技能型人才。引导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引进职业经理人,培育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到2025年,培育高层次职业经理人和经营管理人才10名以上。(牵头单位:县商务委,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餐饮协〔商〕会)
(五)精心开展“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营销推广。
15.坚持上下联动。县、乡镇(街道)全面参与,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形成合力。鼓励在县级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地方特色美食,开展有创意、接地气的“奉节好味·百碗千盘”配套美食推介活动,每个乡镇(街道)推荐特色菜品3道以上。(牵头单位:县商务委,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委、县市场监管局、有关乡镇〔街道〕、餐饮协〔商〕会)
16.加强媒体推介。提炼美食元素,形成富有奉节特色的旅游美食宣传系列成果。发挥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作用,邀请网红、达人体验,打造“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网红美食、网红店铺、网红食客。加强与美团、飞猪等大型OTA平台的合作,以视频、评选、活动、展示、比赛等多种方式,营造“奉节好味·百碗千盘”宣传推广氛围。(牵头单位:县商务委,责任单位:县融媒体中心、餐饮协〔商〕会)
17.利用节会推广。高规格举办“三峡库区品牌美食节”活动,强化跨区域美食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家级、市级大型美食主题活动。支持各乡镇(街道)、相关行业协会举办各类美食节、食品展,提升餐饮消费水平。(牵头单位:县商务委,责任单位:有关乡镇、餐饮协〔商〕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分管领导召集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奉节好味·百盘千碗”工作推进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合力推进工作。
(二)加强政策支持。统筹使用好县政府有关部门各类专项资金,支持餐饮行业打造重点项目、开展重大活动、培育重点品牌,支持美食产业链延伸发展。鼓励餐饮企业充分借助县内外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对新增达标的限上餐饮企业按规定程序和标准给予奖补。落实国家和市级现行税费优惠政策,简化征管程序,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鼓励金融机构针对餐饮企业开展抵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银担合作等业务,对全县优秀民营企业、县级以上先进纳税餐饮企业优先给予支持。
(三)发挥协会作用。要发挥好餐饮行业协会(商户)的桥梁纽带作用,为餐饮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服务。支持餐饮行业协会完善行业服务标准,引导企业开展诚信经营,完善行业自律机制,营造安全、卫生、环保、文明的消费环境和公平、公开、诚信的市场秩序。
(四)强化督查考核。将“奉节好味·百盘千碗”纳入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奉节好味·百盘千碗”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务求抓出成效。县政府督查办对成员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附件:“奉节好味·百碗千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
附件
“奉节好味·百碗千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
序号 |
任务类别 |
主要内容 |
牵头单位 |
配合单位 |
完成时限 |
备注 |
1 |
开展特色美食标准建设 |
制定盬子鸡、毛铁腊肉、锅炸等具有奉节传统特色菜品的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保护、发扬搭搭面、斑鸠叶凉粉等特色小吃的传统工艺。 |
县商务委 |
县市场监管局 |
2024年12月前 |
|
2 |
推动美食菜系融合升级 |
以“万达广场”为核心区,滨江沿岸为重点,引入国内特色美食菜系,吸引国内著名餐饮企业(品牌)在奉开设直营连锁门店,形成餐饮品牌聚集高地。 |
县商务委 |
县文化旅游委、县市场监管局 |
常态化推进 |
|
丰富特色菜系味型和种类,开发营养健康、绿色环保的美食新品;开发江湖菜系列菜品,引领渝东北片区江湖菜发展潮流; |
县商务委 |
县市场监管局、餐饮协(商)会 |
常态化推进 |
|||
加强土菜和传统名小吃保护传承,形成以本土菜系为特色、融合菜系和风味小吃为补充的本土美食菜系。到2024年,新认定巴渝特色名店、巴渝特色餐饮店、巴渝名菜、巴渝名小吃各10个。 |
县商务委 |
餐饮协(商)会 |
2023年10月前 |
|||
3 |
传承弘扬本土美食文化 |
深挖“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文化内涵,讲好盬子鸡等奉节美食文化故事。 |
县文旅委 |
县商务委、有关乡镇 |
2024年10月前 |
|
形成“奉节好味·百碗千盘”一桌美食盛宴、一张美食地图、一本美食图书、一首美食歌曲、一份美食榜单、一群美食达人,广泛开展“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文化传播行动。 |
县商务委、县文旅委 |
县市场监管局、有关乡镇 |
2023年12月前 |
|||
4 |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开展“奉节好味·百碗千盘”优质美食品牌企业评选活动,并纳入特色旅游接待单位。 |
县商务委 |
县文化旅游委、县市场监管局,有关乡镇(街道) |
常态化推进 |
|
整合利用各大展会、美食节、十佳美食评选等活动,开展“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人文交流。 |
县商务委 |
县文化旅游委、县市场监管局,有关乡镇(街道) |
常态化推进 |
|||
5 |
强化品牌管理 |
打造“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品牌,设计“奉节好味·百碗千盘”品牌视觉系统,统一准入机制、品牌管理标准和品牌形象体系,包括LOGO、色彩、衍生用品、文创产品等 |
县商务委、县文化旅游委 |
县市场监管局 |
2023年6月前 |
|
6 |
培育美食消费集聚区 |
将兴隆镇、白帝镇、竹园镇等乡镇建成以美食研发、培训、交流、体验等为主题的“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美食特色旅游小镇。 |
县商务委、县文化旅游委、有关乡镇 |
县市场监管局、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委 |
2025年12月前 |
|
将海成商圈、环彬江城、天佑公园城等街区建成“奉节好味·百碗千盘”文旅美食园或美食商业街。 |
县商务委、县文旅委、有关街道 |
县市场监管局、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委 |
2025年6月前 |
|||
培育30个左右“奉节好味·百碗千盘”特色美食店。 |
县商务委 |
餐饮协(商)会 |
2023年12月前 |
|||
7 |
打造特色美食街区 |
提档升级不夜城,建设夔门印像市级美食街区 |
县商务委 |
县城管局、有关街道 |
2023年6月前 |
|
将星光美岸至滨湖上院沿江路段打造成烧烤一条街 |
县商务委 |
县城管局、有关街道 |
2024年12月前 |
|||
8 |
培育特色美食地标 |
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网红美食地标。 |
县商务委 |
县文化旅游委 |
2023年12月前 |
|
推动飞洋·万汇中心向场景化、智能化转型,新建改造一批特色美食主题乐园。在迎宾、步云、明良社区试点打造不夜奉节城,在南滨路沿长江岸线设立集摄影、观景、娱乐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到2025年,打造特色美食地标5个以上。 |
县商务委 |
县文化旅游委、县市场监管局、县城管局 |
2025年10月前 |
|||
9 |
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
支持国有闲置资产通过免租、减租等方式,助力餐饮企业提档升级。 |
县国资管理中心 |
重庆赤甲集团 |
常态化推进 |
|
孵化培育餐饮龙头企业,鼓励建设原辅料种植养殖基地、加工配送中心和连锁经营网点,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
县商务委 |
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委 |
2024年12月前 |
|||
争创绿色饭店、钻级酒家、重庆老字号等品牌 |
县商务委 |
县市场监管局 |
常态化推进 |
|||
10 |
持续引进国内知名餐饮企业 |
引进各地知名餐饮企业(品牌)在奉开设直营连锁店。到2025年,累计引进知名餐饮企业(品牌)10家以上。 |
县商务委 |
2025年6月前 |
||
11 |
推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
发展智慧餐厅、餐饮外卖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餐饮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 |
县商务委 |
常态化推进 |
||
支持企业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直播带货等,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县商务委 |
常态化推进 |
||||
12 |
提高美食服务质量标准 |
全面贯彻餐饮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鼓励住餐协会、餐饮商会、餐饮企业制定《奉节县餐饮行业服务标准》 |
县商务委 |
县市场监管局、餐饮协(商)会,有关街道 |
2023年6月前 |
|
引导培育一批“奉节好味·百碗千盘”放心消费场所和食材供应场所 |
县商务委 |
县市场监管局、餐饮协(商)会,有关街道 |
2023年10月前 |
|||
13 |
开展美食服务规范培训 |
鼓励在县职教中心增设餐饮类专业,开展餐饮服务质量标准、规范培训。每年培训从业人员数不低于500人。 |
县人力社保局 |
县教委、县职教中心 |
2023年12月前 |
|
依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计划,开展专业工种技能竞赛、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建立完善政府、职业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多方参与的服务质量提升培训体系。 |
县人力社保局 |
县商务委、县文化旅游委 |
常态化推进 |
|||
14 |
大力实施美食人才培养 |
创建“夔府宴”专家研发团队,精选3-5位专家代表通过多种方式“走出去、引进来”。 |
县商务委 |
餐饮协(商)会 |
常态化推进 |
|
支持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外出学习考察、参加行业交流;支持行业协会、品牌企业打造专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参加培训班、国家级(市级、县级)工种大赛等方式,每年为行业输出一批专业技能型人才。到2025年,培育高层次职业经理人和经营管理人才10名以上。 |
县商务委 |
县人力社保局、餐饮协(商)会 |
常态化推进 |
|||
15 |
精心开展美食营销推广 |
积极探索地方特色美食,开展有创意、接地气的“奉节好味·百碗千盘”配套美食推介活动,每个乡镇(街道)推荐特色菜品3道以上 |
县商务委 |
县文化旅游委、县市场监管局、餐饮协(商)会,有关乡镇(街道) |
2023年9月前 |
|
利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邀请网红、达人体验,打造网红美食、网红店铺、网红食客。以视频、评选、活动、展示、比赛等多种方式,营造“奉节好味·百碗千盘”宣传推广氛围。 |
县商务委 |
县融媒体中心、餐饮协(商)会 |
常态化推进 |
|||
高规格举办“三峡库区品牌美食节”活动,积极引进国家级、市级大型美食主题活动。支持各乡镇(街道)、相关行业协会举办各类美食节、食品展,提升餐饮消费水平。 |
县商务委 |
餐饮协(商)会,有关乡镇(街道) |
常态化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