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落实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解读
以工代赈是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与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的一种扶持政策。根据《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意见》(渝发改规范〔2021〕2号)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拟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以工代赈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提高农村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广泛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参与工程建设,特别是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最大程度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可以促进当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确保以工代赈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政策支持
(一)项目资金安排。每年按不低于年度资金量的5%安排用于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全县每年安排用于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原则上不低于5000万元。
(二)劳务报酬发放。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市级及以上补助资金的10%,其中:使用市级及以上以工代赈专项资金的项目劳务报酬发放比例不低于该专项补助资金的15%。